大魏能臣

第77章 蕭郎沉醉

“不知蕭郎有何高見?”隨著司徒王允的問話,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蕭逸身上,想看看這個一直表現驚人的少年郎,能說出什麼樣的高論來。

“在下才疏學淺,不敢胡言妄語!”政治見解不能亂說的,這裡是東漢王朝的都城洛陽,絕對的敏感地帶,所以蕭逸決定做一回縮殼烏龜,要知道禍從口出,低調才是王道。

“誒!蕭郎何須過謙,此間並無外人,但說無妨!”王允身為朝廷老臣,又豈能看不出蕭逸有所顧忌呢,這樣謹慎的少年讓他十分欣賞,須知能成大事者,莫不是謹慎小心之輩;不過越是如此,他越想聽一聽蕭逸的高見,於是悄悄向身旁的貂蟬使了個眼色。

“蕭郎大才,妾身也想聆聽一番呢!”貂蟬傾城傾國的俏臉微側,一雙杏目放出無數小星星,只電的蕭逸渾身顫抖,心裡那道原本堅固的大壩,一下子被電開了一道大口子!

“完了,英雄難過美人關啊!”蕭逸心中一聲長嘆,其實也不怪自己意志不堅定,實在是貂蟬的誘惑力太大了,大廳裡的其他人,不過是被貂蟬溫柔的眼波餘光掃了一下,就一個個激動的像充足了電一樣,就連一臉剛毅的田豐,此時都露出了痴迷之色,更別提其他人了!

這時候別說讓他們發表一下言論,就是讓他們拿著寶劍闖進宮裡去弒君,估計也不會拒絕的。百鍊精鋼一旦落入美人之手,也會化作繞指柔腸啊!

“以我之見,天下亂源乃在寒門!”蕭逸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不小的騷動,從古至今,寒門一直被人看不起,如今卻被說成天下亂源所在,眾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來。

“夏、商、週三代時,只有貴族子弟才有進學的權利,那個時候,所有的國家權力都被貴族把持,普通百姓只有老老實實接受統治的份;自春秋時期,孔夫子創私學開始,大量的寒門子弟也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這些寒門子弟學成之後,肯定要學以致用,於是戰國時期,大量的舌辯之士出現了”,蕭逸用低沉的聲音解釋起自己的論點來。

“縱橫家人物大多出身貧賤,他們以布衣之身庭說諸侯,可以用三寸之舌退百萬雄師,也可以以縱橫之術解不測之危;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只要有機會施展出自己的才華,毫不在意道德的底線。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蘇秦、張儀;這可以說是寒門子弟第一次在政治上展露頭角。”

蕭逸的一番話,聽的眾人無不點頭稱是,寒門子弟的威力,做為大漢朝的臣子,他們都是很清楚的;自從貧民出身的陳勝在大澤鄉喊出了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無數被壓迫的寒門子弟就掀起了漫天的風雲。

漢王朝的開拓者劉邦以一個庶民的身份,打敗了貴族出身的霸王項羽,這固然跟兩個人的性格、能力有關,同時這也和劉邦得到了大量寒門子弟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看看劉邦那些得力干將的出身吧,齊王韓信是個四處祈食的窮小子,淮南王英布是個臉上刺字的刑徒,梁王彭越直接是個盜賊出身;可就是這樣一幫寒門子弟,幫著劉邦打敗了只喜歡重用貴族子弟的項羽;漢王朝的建立可以說就是寒門子弟的一次政治吶喊!

見大家都在聚精會神的傾聽,蕭逸繼續說道:“當今天下,仕途皆為門閥士族所壟斷,大量的寒門子弟雖然有滿身的才華,卻全無用武之地,運氣好一些的就在那些門閥手下當個門客,更多的只能老死在荒村田野之間,試問他們又如何能甘心呢?

都說人的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同樣的,責任越大也就意味著野心越大!

而在太平盛世裡是,是沒有機會讓他們展露野心的,只有天下大亂,以前的社會秩序被徹底的打亂、毀滅,那些寒門子弟才有機會展露拳腳,否則憑几個只會裝神弄鬼的道士,根本無法掀起動搖大漢王朝根基的波濤!

蕭逸一番鞭辟入裡的分析,聽的眾人目瞪口呆,彷彿透過重重歷史迷霧,終於看見了混亂的本質,尤其是司徒王允和將軍盧植兩人,更是聽的汗流滿背,如今天下士族門閥、寒門子弟之間的矛盾尖銳無比,漢王朝就像坐在一座隨時都會噴發的火山上啊!

“敢問蕭郎,可有何對策消除寒門之患?為大漢江山計,還請不另賜教,老夫叩謝了!”說罷深施一禮,此時司徒王允的聲音都有些發顫了,朝廷重臣的風範早已消失不見。

“難!難!難!”面對提問,蕭逸卻連說了三個難字,隨後低頭不語了。

其實解決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實行科舉制度;開啟寒門子弟上升的途徑。不過蕭逸打死也不敢說出來啊,一旦實行科舉制,必然觸動天下士族門閥的利益,隨之而來的就是士族們的強烈反噬,這種力量會大的驚人,畢竟現在國家的大部分權力還把持在士族們的手裡。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必然會被這種力量碾壓的粉身碎骨,蕭逸可不想做這種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還想娶個老婆,生一群孩子,快快樂樂的最好能活到一百歲呢……

士族和寒門之間的鬥爭還會持續幾百年之久,日後曹丕為了得到了士族門閥的支援,實行九品中正制,得以登上皇位;隨後的司馬代魏,更是一個完全士族化的國家,這一回合士族暫時獲得了勝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