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感動的涕淚橫流的馬隊首領為了表達謝意,從馬群裡牽出兩匹膘肥體壯的匈奴馬硬塞到了蕭逸的手裡,並且揚言,如果不收,他就把那個夥計剛縫合好的肚子再挑開,而且真的拔出一把草原彎刀一通的亂比劃,如此,蕭逸只好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畢竟男人有幾個不喜歡馬的,這個年代好馬就相當於後世的跑車,而有了好車才能有好妞啊!
在一旁早就對馬匹虎視眈眈的大牛、馬六二人連忙拽著蕭逸,一起幫他品評馬匹,三人邊看邊議論這兩匹馬的好壞;馬六似乎對馬匹特別的瞭解,看了一會後對蕭逸開始介紹:
“想騎馬首先就得懂相馬;瞭解馬的品種,產地,脾氣,牙口,馬的身體每部分在形狀上都存在差異。高手一眼就能分辨出馬匹的好壞”。
眼——要大、圓潤飽滿有光澤;
耳——要小而尖立,轉動靈活。
頭——要稍小而長,骨骼輪廓分明,腮肉少。
頸——要長而彎曲,高挺。
背腰——平直有力,彈性好。
四肢——乾燥強健,堅實挺立。系部長度、斜度適中而富彈力。
蹄——前蹄圓後蹄略尖,厚薄大小適中,蹄質堅韌。
吃驚於馬六有如此博學的相馬知識,大牛在旁低聲解釋道:“馬六家裡祖居祁連山下的山丹,祖上是世代給朝廷養馬的官員。山丹軍馬場地處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灘,那裡地域廣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牧草繁盛,是歷代屯兵養馬之要地。
後來馬六的父親得罪了當地的羌人首領,死於當地的部落仇殺;為避仇人,這才隨母親一起來幽州投奔了舅舅牛鐵匠,沒想到母親又病死半路,只剩下可憐的馬六歷盡艱辛才找到舅舅一家。
看著馬六黯淡下來的眼神,蕭逸安慰的拍拍他的肩膀,心中默默地說:“都是有故事的人呀”!
這兩匹馬用馬六的話說‘還不錯’,但絕對稱不上神駿;道理很簡單,中原政權對草原遊牧民族一直敵視,禁止鐵器,茶葉,布匹過境,同樣遊牧民族知道中原缺馬,斷斷不會讓寶馬良駒流入內地。即便是偶爾有些好馬,也是被閹割過的,防止被做為種馬之用。據說真正的西涼好馬能一日夜賓士200裡,若是有好的騎手,一人雙馬,則可一日一夜賓士三百里。這個機動速度,在東漢以前的時代裡是絕無僅有的。
中國古代對戰馬的選擇是相當嚴格的,史書上說:馬者,國之大畜;秦人選擇戰馬的第一個條件是馬的高度必須達到5尺8寸以上,“而且探前蹶後,蹄間二尋者不可勝數也”就是說戰馬前蹄子和後蹄子之間,必須一縱一丈六才算合格。擁有充足的戰馬資源,加上驍勇善戰的秦兵,這才有秦始皇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偉業。
聽馬六介紹完,蕭逸幻想著縱馬馳騁的威風,羨慕的說:“要是有匹日行千里的寶馬該多威風呀!”;日行千里?呵呵,別做夢了,能跑200裡的就是良駒了;大牛搖搖頭道。
“不,這世上有日行千里的寶馬,馬六的眼神變得迷離,似乎在痛苦的思索著往事,輕聲說道:“那是一匹紅色的雲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