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帝王

第72章 經世之才

司徒一笑,帶著幾分猥瑣,幾分精明,道:“我觀陛下在年前整理朝堂,頒佈新法,招募新兵,提升將領,想必陛下急於求成,希望在短時間內,讓燕國崛起。在下以為,陛下做法的確不錯,但陛下所為,多為長遠考慮,燕國欲在三五年崛起,陛下只需抓住四樣東西,必能立於長久不敗之地。”

“那四樣?”

“民心,律法,土地,軍隊。”司徒吐出八個字,解釋道:“古語言,得民心者得天下,目前陛下頒佈了不少利民措施,若欲鞏固延續下去,就必須建立完整的律令,重點治國。有了律令,相當於有了框架,不光限制小商小販不敢以身犯險,士族門閥亦不敢冒犯,就算將來門閥想依仗財力擾亂燕國經濟,也必須考慮燕國律令。

其二,燕國目前最賺錢地方,莫過於各州各縣的騾馬市了,陛下已敕令州縣府衙控制,未來商業潛力無限。但是,燕國土地貧乏,糧食產量極低,百姓每年上繳糧食,尚不足以飼養軍隊,何況乎,釀酒非常浪費糧食,如此陛下若增加百姓賦稅,或收購國內糧食,豈不是失了民心。

而今,陛下為釀新酒,大肆從宋國收購糧食,的確緩解了燃眉之急,可卻非長久之計,一旦到了災年,或發生戰爭,宋國減少糧食交易,豈不是卡住了燕國咽喉。

為今之計,可把目光望向東方,晉國雖亦地處北方,卻擁有大量肥沃土地,且不說晉南產糧區,單單奪下晉西,豐州,汾州,亦足以有充足產糧區。

其三,陛下練新軍,在北方取得大勝,可戎族乃遊牧民族,常神出鬼沒,但鄭國,趙國不同,一旦開戰,必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所以,陛下訓練新軍,必須敢戰,能苦戰,不畏戰。如此,來日無論與任何國家起了兵鋒,燕國均能立於不敗之地。”

林楓越聽越有興趣,這司徒言語,還真讓他大開眼界,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他心中有不少盤算,卻沒能向司徒這般詳細,全面。

暗暗記下司徒話語,林楓試探的問道:“先生厲害,不愧為不世奇才,朕正缺少先生這樣的人,不知先生可否留在燕國,與朕一起復興燕國,鑑證列國統一。”

司徒十八歲起周遊列國,遊說各國君主,不過收效甚微,還被貶低為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徒,當前與林楓交談,他沒有在對方神色與言語中看到或聽到半點輕蔑之意,相反對方對他尊重有佳。

司徒心中暗喜,卻不露聲色道:“陛下,我周遊列國,去過不少國家,向不下十位君王進言,不過無一不備驅逐,陛下因嗎?”

“朕不懂,卻也能猜出來,肯定是先生的理念與對方治國理念不符,若採納先生建議,恐怕會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那些君王忌憚反對勢力,不敢拿出鐵血手段,想來該是如此吧。”林楓猜不出緣由,卻大概能理解。

司徒面帶幾份驚愕,沒想到林楓竟能猜出自己遭遇,心中不免佩服,道:“的確這般,在下治國思想不過三點,可有三點涉及不少利益,沒有大魄力,大作為的君主,確實不敢採納。”

“可否說說看。”林楓好奇,不顧司徒暗諷,再次詢問。

像司徒這般偏執之人,又有經世濟國之才,長期鬱郁不得志,按理來說非常不應該,可事情就不靠譜的發生了。

司徒抬頭望了林楓一眼,略顯深沉道:“當然,陛下想聽,我非常榮幸。”以前,但凡有人聽到他的名字,不要說耐心聽他講述道理了,許多人乾脆避之不見,林楓地態度令他有種相見恨晚的情緒。

言罷,司徒也不保留,朗聲道:“陛下,在以為國家要振興,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依正道,順天意,應地利,合民心,設律令,重法典,唯有依據規律制定相映政策,令臣民滿意,調動臣民積極性,方能經國安邦,經世濟民。

其二,作為帝王,務必令朝野上下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時時刻刻有思危的想法,能提高警惕,防止禍患。

其三,朝野上下協和,通權達變,對臣子賞罰分明,任賢使能。對子民獎勵農桑,輕徭薄賦。打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不以等級,門第,資歷為準。

目前,陛下已經做到了,某些方面超出在下意料,現今,在陛下面前,司徒著實不敢班門弄斧。”

司徒地治國之策看似簡單,卻包括治民,治臣,治君三方面,說起來一句話,做起來卻非常苦難,不經歷長時間改變根本無法推行,尤其用人上與林楓不謀而合,堪稱目光卓越,深遠。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