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燕國的情形,讓林楓有種想哭的衝動,這場戰爭後,燕國國土面積擴充,國力提升,他反而越來越不心安了。
萬般惆悵,千百次考慮,他拿定主意,決定調張羽麾下數萬人回京,取代趙鴻儒拱衛京城,趙鴻儒則帶六萬步兵,直接出慶州向東南,襲擊涼鳴關。
不過,在見識過宋軍攻擊速度後,為防止又一次竹籃打水一場空,林楓特意留了心思。
囑咐趙鴻儒,抵達涼鳴關時,不急於出戰,守住涼鳴關西面,務必等待雷傑英等人,奪下淮南道,山南道區域,在與宋軍聯合,東西夾擊涼鳴關。
避免宋軍破了涼鳴關,又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淮南道,山南道,自己吃肉,不給燕軍喝湯的機會。
最關鍵,此戰之後務必要把涼鳴關控制在燕國手裡,不然東南兩面與宋國接壤,西面又是巨無霸趙國,北方滿滿草原,燕國真是危機四伏,毫無出路了。
思考良久,林楓覺的燕國眼下唯有先依附一個強國,最好能牽制宋國。
只是,宋國四面強國似乎都與自己有矛盾,西面的鄭國,兩國還在打仗,根本沒法談,南面的越國,因為段夢柔,恐怕也沒戲了。
東面的梁國,似乎有點門道,但偌大的梁國,整個西面全部與宋國截然,餘下三面全是大海,搞毛線,根本沒法弄。
又花費心思正在變法,面對宋國暗地裡挑釁,大多會選擇妥協。
西面的趙國,更沒戲了,兩國之間有蒼巖山,趙國無法攻打燕國,當然,肯定也就保護不了燕國了。
況且趙王武吉,這人靠不住,唯利是圖,上次坑了燕國,這次又坑了鄭國,再與他合作,遲早被坑死。
思前想後,林楓真的無助了,覆巢之下無完卵!
南方,山南道,涼鳴關西面。
趙鴻儒帶兵自慶州抵達後,既沒有鐵桶般圍住涼鳴關,亦沒有積極攻打,反而派出副將,曾經的紅衫軍首領馮異,帶著三萬人,開始攻城掠地,肅清涼鳴關一帶,山南道各個州府,讓涼鳴關成為山南道內一座孤城。
此時,山南道和淮南道已成為一片孤地。
西面,燕軍切斷了兩地與餘林道聯絡,刑伊柯帶領的六七萬殘兵,早逃到邙山西面的上虞道。
餘林道大部分地區不是淪陷,便是被水患湮滅,又有趙國攻佔大片區域隔離,根本無力救援。
東面,涼鳴關,宋軍二十萬人,正兵臨城下,憑藉強大攻城器械輪番攻擊,若非守將朱亥老成,守關有道,涼鳴關不曉的失守多少會了。
涼鳴關,西據邙山平原,東臨絕澗,南接邙山,北塞群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北地東北第一雄關。
宋國若想從東方攻入中原,必須奪下涼鳴關這個咽喉,鄭國欲攻宋,佔據東部大地,亦需從涼鳴關而出,可以說,涼鳴關向東進可攻,向西退可守。
百年前,鄭國先祖自從小諸侯手中奪涼鳴之地,在此設定涼鳴關。此關關城東西長七多公里,峽谷幽深,從東到西有近百里之多,穀道僅容十匹戰馬並行,地形與燕國北地的黑旗關無二。
從立夏到夏至,近兩個月時間,雷傑英等人十五萬騎兵,與馮異三萬步兵,東西夾擊。
雷傑英,白易生髮兵十萬,趁著兵鋒正盛,與趙鴻儒匯合黑旗關西面。
三人相見,趙鴻儒出營招呼兩人,雷傑英,白易生下馬,把韁繩交給部下,兩人匆匆走上來。
雷傑英一拳打在趙鴻儒胸前,笑呵呵道:“老白,真有你的,鐵甲步兵太強大了,攻城時像群餓狼,太可怕了。”
“雷將軍說笑,你們的騎兵也很厲害啊,南方三郡全被你們吃下了。”趙鴻儒抱拳輕笑。
“哈哈哈:”白易生大笑,興奮的道:“還別說,這半年南征北戰,真他-娘過癮。”
“恭喜二位將軍了,這邙山一役,兩位將軍功不可沒啊!”趙鴻儒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