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將軍,燕國既然罷兵言和,是不是該歸還俘虜,賠償戰爭損失,再者,你家皇帝娶了女兒,不該送些彩禮嗎?”想到戎族境況,慕容博文也不敢拒絕,反而有些無賴起來,準備索要賠償。
“燕國積貧積弱,養不起俘虜,本該歸還大汗,然而,既然長公主殿下與我皇兩情相悅,雙方結秦晉之好,戰爭中俘獲的戎族人,待我皇返京後,會全部作為皇妃私兵,大汗,你不想皇妃在燕國無依無靠。
再者,戰爭乃戎族挑起,我方損失更多,若談起賠款之事,該戎族負責才對。至於彩禮,為彰顯皇上對長公主厚愛,本該有份豐厚彩禮,可惜大汗帶兵南下,彩禮全部花在軍隊上,當前燕國一貧如洗,大汗若執意索要。三年後,燕國國力稍稍恢復,興許能拿出來。”
見慕容博文有罷兵之意,卻又想趁機勒索,趙鴻儒好不示弱,有理有據的道。
慕容博文起初想著趙鴻儒主動來求和,肯定會答應自己要求,誰想這傢伙巧舌如簧,油鹽不進。三言兩語替燕國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反到濺了戎族一身汙水。
俘虜,戰爭賠款,彩禮,似乎統統沒戲!慕容博文暴怒而起,指著趙鴻儒道:“燕國有你這樣無恥的臣子,孤王羞於你為伍,告訴小皇帝,三年後,孤王會攤平燕國,滾,滾。滾!”
慕容博文當真怒了,心中又清楚,當前敵強我弱,繼續僵持下去,對戎族越發不利,不如趁此時機撤兵。
翌日,戎族全軍撤離,林楓獲悉訊息,緩緩吐口渾氣。沒有了戎族入侵壓力,黑旗關危機解除,他也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向柳玄遠交代相關事宜,立刻下令羽林衛與一萬龍騎衛全部班師回朝。
五萬羽林衛先行,入京配合永安侯,拿下全部作亂分子。趙鴻儒帶領鐵甲步兵與龍騎衛護駕。而林楓沒有直接回京,因為,他心中根本不擔心韓方,韋言等人圖謀不軌。在趙鴻儒保護下,林楓沿路南下,去燕國各州視察半月有餘,詳細瞭解了大燕國實際情況,距離年關不足十天,林楓安全返回京城。
一路調研,燕國實際情況,遠超他想象中嚴重許多,地方官吏腐敗,不作為,錯案冤案無數。致使許多地方殘垣斷壁,良田荒廢,子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路邊累累白骨隨處可見。國之貧,民之苦,達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只怕暗中易子相食者不在少數。
林楓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慘象,各種慘象歷歷在目。他想到燕國可能貧瘠,但未想過燕國如此貧苦,作為皇上,他非常苦悶,越發下定決心勵精圖治。
再次歸來,燕京很平靜,與往常無意,也許雪天緣故,唯獨街道上冷清許多。
北門舉行了盛大歡慶儀式,林楓卻沒有享受恭維景象,著令趙士德回朝,立刻召見群臣。
有關民生,有關韓方叛亂,等等,年關之前,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
他不想再耽擱時間了,自己越不作為,會有越來越多人餓死,冤死。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兵,他可以殺人,殺死很多人,但平民餓死,對他來說這便是罪孽。
暖閣,林楓議政的地方。
此刻,暖閣內點著火爐,群臣三三兩兩進來,不過出現了許多新面孔。
林楓曉得,林梟平叛後,抓捕了不少參與叛亂的朝臣,又提拔了不少人,把招募地人才,也安置到朝堂各處,經過半個多月調整,已經重新組建了內閣,儘管林楓還沒有與這些人熟悉,但從這些人神情面孔來看,遠比韓方等人精幹。
林林總總十三人,包括財政司,農業司,軍政司,及行政司。林楓對林梟等人辦事能力予以肯定。
“皇兄,韓方叛亂,臣弟與雷將軍平叛後,抓捕了所有參與者,從朝堂到地方共兩百三十餘人,重犯一百八十餘人。”群臣叩拜入座,林梟急忙彙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