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黑金字塔,看來印樂生的失蹤和黑金字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雖然箇中曲折現在還摸不著影,但簡十三隱約覺得自己似乎找對了方向。
可是當他定下心來想拜讀一下這部書籍時,卻立刻敗下陣來。原來這本書除了書名是英文之外,內容是用一種他完全看不懂的語言寫成的。
愣了三秒鐘,他喚醒手腕上的智慧手錶,開動萬能的網路搜尋大法。
很快,這本書的資訊就進入了他的眼簾。
《埃及和努比亞遊記》,作者是一位丹麥海軍船長、探險家弗雷德裡克諾登,他於1700年在埃及境內探險,回國後寫成了這本遊記。
他在書中提到,吉薩高原上有第四座金字塔,是一座通體漆黑、頂部金黃,質地獨特的金字塔,與其他三座著名的金字塔連成一條直線。
這本書因為一些原因並沒有立即出版,但出版後卻使得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六世於1737年下令全面探索埃及。
至於這位丹麥國王是否真的找到了諾登筆下的黑金字塔,並沒有相關資料記載。
除了諾登的這本書以外,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一本書提到過黑金字塔的存在,就連發掘了世界第一的胡夫金字塔和圖坦卡蒙陵墓的那些探險家們,也從來沒有在尼羅河兩岸見到過黑色的金字塔。
簡十三手頭這一本《埃及和努比亞遊記》本身就是一個古董,那是一本十九世紀丹麥文版本的古書,怪不得他看不懂。
印樂生將這本書放在右手邊最方便觸及的地方,假設他和大多數人一樣慣用右手,那麼他一定經常看這本書。
這本身就是古董,印樂生作為歷史學者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他並沒有鄭而重之地將其珍藏起來,而是經常翻看,更說明他對裡面所講述的內容非常著迷。
簡十三站起身來,在工作室裡逡巡了一圈,沒有發現其他值得關注的點。
雅裡回來後,他讓雅裡帶他去印樂生的公寓看看。
雅裡本來想問問簡十三要不要去吃早飯,但看他精神奕奕的樣子,只好在心裡說了一句“中國人都是工作狂”。
印樂生的公寓倒與工作室不同,看上去十分整潔,甚至有點荒無人煙的意思。
“印博士除了睡覺很少在公寓待著,”雅裡搖頭道,“這些日子我從來沒見他開過火。都說你們中國菜很好吃,可惜我一次也沒嘗過。”
看著雅裡懊惱的樣子,簡十三哈哈大笑:“有機會讓你嚐嚐我的廚藝。”
這間公寓面積和工作室差不多大,只不過多了一個半開放式的小廚房,和一個浴室。
臥室和會客室一體,擺放著一張寬大舒適的雙人床,旁邊是兩張蓬鬆的單人沙發,一張圓形的小桌。沙發背後是一面鑲入牆壁內部的衣櫥。
雙人床的對面是一張電腦桌,上面擺著臺式電腦,兩個相框,一盆仙人球,乾淨得就像剛打掃完的酒店客房。
簡十三拿起相框,一個是印樂生的單人照,一個是印樂生和父母的合影。
照片上的印樂生瘦削單薄,薄薄的嘴唇緊抿著,戴著一副銀色邊框的眼鏡,有著學者典型的斯文和酸腐。
簡十三問雅裡:“印樂生都38歲了還沒有結婚?他有女朋友麼?”
雅裡撓著頭:“除了女學生和耐莉教授,我都沒見他和女的說過話。”
“耐莉教授?”簡十三看向雅裡,“她是教什麼的?他們關係怎麼樣?”
雅裡的眼睛裡散發出亮晶晶的光芒:“耐莉教授是開羅大學最美的女教授,是法學專家。至於和印博士的關係,我看不過就是點頭之交而已。”
簡十三對發花痴的雅裡撇了撇嘴,準備開始搜尋印樂生的公寓。雅里正餓得肚子咕咕叫,連忙藉口去買烤餅跑掉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