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
路口是典型的公共場所,數碼寶貝攻擊的反饋被關閉,因此只有全息投影的視覺效果。
但那種泡泡接觸人體再破碎的視覺效果,圍觀群眾嘖嘖稱奇。
“這是我們市的廠家是吧?牛批啊!”有聽聞過的,為同為本市人感到驕傲。
“叫梁星,梁老闆都能上天了,這個小意思啦!那邊賽車也是梁老闆家的產品,絕對的益智玩具,玩的好還能賺大錢!”有梁星的粉絲,趁機宣傳梁星的豐功偉績。
“你就吹吧!坐飛機也算是吧?”反駁的話一出,更多人加入討論。
“就前段時間無保護飛行證,你以為是為了誰?”
“飛天掃帚都不知道?你不是本地人吧!”
原本圍繞黑球獸的討論不知不覺中就變了。
小年輕趁機開溜,還意外發現另外一個女孩子也在試圖離開包圍圈。
兩個同病相憐的人對視一眼,空氣中都彷彿瀰漫著戀愛的酸臭味。
短短几天的時間,數碼暴龍機成為當之無愧的社交利器。
只要能擁有一個數碼暴龍機,在學校就是班寵,在公司就是團寵,在外就是焦點,只有回家可能地位減一。
明明只是虛擬的寵物,卻很少有人能拒絕這樣一個可愛的小傢伙。
沒有掉毛、隨地大小便等諸多顧忌,安靜時它默默幫你清理手機冗雜資料,無聊時它陪你鬧騰,滿屋子追打嬉鬧。
除了沒有實體,數碼寶貝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像虛擬寵物。
只要你不能清楚的記得每一句對話,那麼數碼獸就永遠不會給人死板回答的印象。
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動作、龐大的資料庫,由底層邏輯演化而成的龐大資料足以支撐日常對話。
甚至根據生活的環境以及數碼寶貝在網路上留下的足跡,數碼寶貝掌握的‘知識’也不盡相同。
這種差異感能夠讓馴獸師進一步忽視虛擬與現實的界限。
正因如此,很多人在家的地位淪落到不如數碼寶貝的地步。
以前是不如狗,現在連虛擬寵物都不如。
畢竟有多少年輕人能夠提醒父母天冷加衣,亦或是陪伴在他們身邊不嫌麻煩?
數碼寶貝可以。
部分數碼寶貝的底層邏輯包含關心家人。
那麼它們在變天的時候就會提醒馴獸師的父母加衣,偶爾父母隨口說的時間,它們也能記在心裡並且在相應時間給出提醒。
除了沒有實體不能親力親為,它們給出提醒,陪伴著一起完成打掃、做飯等,自然比上一天班勞累的年輕人更討父母喜歡。
做子女的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有個數碼寶貝提醒父母注意身體,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至於家庭地位減一,誰在乎?
當這種影片被髮到網上,痛斥梁星沒良心,飢餓營銷的評論久居熱評。
一大批人揮舞著華夏幣卻用不出去,也怪不得他們痛罵梁星生產力低下。
白沙市甚至還有人找到了工廠,只是被張龍攔住才沒有把祝福送到梁星手上。
但這部分人也帶出一個訊息——梁星盡力了。
他都已經住在新廠宿舍,屬實是已經效率拉滿。
偏偏想招人,或是找代工都沒有任何途徑。
只有梁星那比高精儀器還要精準的親手打造才能滿足生產線的要求。
說白了,天生的勞碌命。
月票!多謝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