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已經出現四天,距離董仵作預計的死亡日期,不覺過去十日,可這個人是誰呢?
洛寧今日來到大理寺,第一時間開啟安陽城地圖和董仵作的驗屍報告。
再重新翻看昨日匯總的失蹤人口筆錄。
依然沒有頭緒。
宋珠兒見洛寧緊鎖眉頭:“大人,還好嗎?”
洛寧揉揉眉心:
“珠兒,你看這安陽城地圖,太湖三面環繞,不可能是其他地區漂到這裡的屍體,所以被害人,肯定還是這安陽城的百姓。”
宋珠兒點點頭:“可是為什麼百姓前來提供的線索,與被害人都不符?”
“只有一種可能,家屬也參與其中,所以不想讓人知道被害者的身份,我們的方向一開始就錯了……”
洛寧邊翻卷宗,邊自言自語。
這時,魏司直走進來,滿臉失望:“大人,我一早就帶婆婆去京兆府認屍,她很肯定,被害人不是她兒子!”
洛寧對這個結果並不失望,如果她今早的分析成立,那麼死者,肯定不在主動報備的失蹤者名單中。
宋珠兒聽洛寧的意思,似懂非懂:“大人,你是說,被害人與兇手認識?”
“不止認識,我覺得很可能就是親人。”
洛寧對這個想法,感覺有點沉重:
“珠兒,我們分析一下,如果家裡有人好幾日不出現,大部分人會怎麼做?”
“肯定沒日沒夜的找,實在沒有希望,才報備京兆府。”魏延站在門口,一聽洛寧在分析案情,搶著答道。
“對,而且那時候,是將希望寄託在府衙,還是盼望可以找到人。”
“等將來確認再也找不到了,半年後還可以領撫卹金。”
宋珠兒同意。
“那麼反過來,如果親人不見了,也不去京兆府報備,是什麼情況?”洛寧問。
“兩種情況,努力地找,找不到也不要撫卹金,另一種情況,也不想找,也不想讓人知道人沒了,不過這樣……”
“是的,如果說第一種情況是還懷著希望,那麼第二種情況說明對於被害者的死,家屬是知情的!”
宋珠兒吃驚得張大了嘴巴:“這麼說,還有可能參與了行兇,或者掩飾被害人的死亡過程?”
“很有可能,那麼我們就按著這個思路,再來看看這個案子。”
洛寧翻出驗屍報告:
“看這裡,前胸十八刀,但是後背一刀致命,我們來想想……”
“再看這裡,具董仵作分析,被害人死後,為了藏匿屍體,把石塊綁在腳踝上,沉入太湖,是不是更要有合適的工具,才能將人送到城外?”
“被害人反抗過,為什麼還能連中無數刀呢?”
“假設一下,如果後背一刀致命,那麼其餘十八刀必須先下手,被害人又在反抗,為什麼受傷部位都在前面?”
“反過來,如果後背一刀先致命,那麼,餘下十八刀就是死者死後才下手……”
洛寧又像對宋珠兒說,又像自問自答,自顧自說了自己的思路。
說到這裡,她抬頭看宋珠兒:
“那是有什麼深仇,要如此發洩仇恨?”
洛寧合上卷宗,沉默了。
宋珠兒也覺得不可思議,拿出安陽城報備的失蹤人員名單,翻起來。
三個人一下子陷入沉默。
直到秦昭走進來:“洛大人?有方向了?”
洛寧搖搖頭,秦昭把手裡的食盒遞給宋珠兒:“拿去分給兄弟們。”
宋珠兒樂顛顛接過,自從洛大人和秦大人從滁州回來,宋珠兒越看秦大人越順眼,尤其最近大理寺與北鎮撫司又頻繁走動。
連辦案子都比以前順利許多。
秦昭見宋珠兒走出去,問洛寧:“你是發現了什麼?”
洛寧搖搖頭,只是把自己剛才的想法說給秦昭聽,不想,秦昭一聽洛寧的想法,這才是合情合理的推測啊!
靠譜!心裡對洛大人的佩服又添了幾分。
秦昭想想:“莫不如我再添把火!”
“哦?大人的意思?”洛寧不解。
“兇手想藏匿屍體,我們就把事情公開,之前,我們的懸賞告示寫得隱晦,只說提供失蹤者,如果兇手懷著僥倖心理,以為不被人發現就可以,其實我們非常被動。”
洛寧同意秦昭的說法。
“我去宣傳一下,就說屍體發現了,讓百姓全部注意身邊的人,我就不信,死者一個熟人都沒有?”
“那怎麼宣傳呢?”
秦昭故作神秘:“交給我吧,洛大人。”
說完,急急走了。
洛寧看秦昭遠去的背影,越來越覺得他變了,還是從前自己根本就不瞭解他?
半個時辰後,洛寧就聽大理寺外吵吵嚷嚷,宋珠兒風風火火跑進來:“大人,秦大人好有辦法,現在來了許多人提供線索。”
“哦?怎麼回事?”洛寧起身要往外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