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吳聖走進來,他說宋典背對著他。”洛寧繼續說,衙役走過來。
“那麼這時,有個問題,宋典發現時衣著完整,說明這時他已經整理好儀容,那麼他為什麼背對著宋典?”秦昭又發現不對勁。
第二個疑點出現。
“吳聖掏出匕首猛刺宋典,第一刀肯定是背部。”衙役做著襲擊的動作,但是秦昭本能的向右轉身,用胳膊擋住衙役的襲擊。
“這裡也不對!”秦昭和洛寧同時發現問題。
兩個人相視一笑,洛寧說:
“我是江和,在看到襲擊後,距離又這麼近,第一反應要麼是跑,要麼是喊,要麼是阻止吳聖,要麼是保護宋典,但是江和一件都沒做。”
“反過來,假如江和所言屬實,那麼宋典後背兩刀後,必然轉身,前胸中一刀後,兇手會順手再刺一刀,而不是轉移位置到頸部。”秦昭說。
洛寧和衙役都點點頭。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秦昭又說:
“你看,這位兄弟比我矮點,人的習慣都是平行自己的高度出擊。”
秦昭見洛寧不解,將她的手放在自己脖子上:
“你看,你是襲擊這裡方便,還是這裡方便?”又將洛寧的手,放在自己腹部附近!
洛寧瞬間明白了,比如她,絕對不會襲擊秦昭的脖子,因為他太高了,自己夠不到。
第三個疑點出現。
“我記得卷宗上有記錄,宋典應該和馮林差不多高,吳聖比他高,江和比他矮。”洛寧說。
“還有疑問,宋典是左右頸部都有傷,那麼,什麼人會左邊刺完刺右邊?”
沒有可能,第四個疑點出現。
江和模擬結束,已經可以肯定,他在撒謊。
接下來模擬吳聖。
秦昭對衙役說:“兄弟站在這裡,你模擬吳聖。”
衙役點點頭,站在秦昭指定的位置。
“按照吳聖的口供,他進茅廁時,江和站在宋典身旁,然後吳聖正準備解手,江和搶過他腰間的匕首。”洛寧回憶著說道。
“這裡又有問題,吳聖從北門進入,當時的位置是江和和宋典在他右側,那麼,他的匕首掛在腰間哪個位置?”秦昭提出質疑。
此時他和洛寧站在衙役的右手邊。
果然,洛寧發現,衙役的佩劍掛在左腰側,秦昭的配劍卻掛在右腰側,她不解,又看著秦昭。
秦昭解釋:“抽劍出來,有個習慣,右手抽出左側的劍比較順手,左手抽出右側的劍比較順手!”
明白了,大部分人是使用右手,所以大多數都是佩戴在左腰間。
“那麼吳聖的匕首放在哪裡,就跟關鍵,江和從右邊衝出來,離右側近,如果吳聖的匕首掛在左側,必須要扭打一起,比如這樣。”
秦昭邊說,邊去搶奪衙役腰間的佩劍,其實在他衝過來時,衙役也在本能的閃躲。
“吳聖和江和都不會武功,所以只是一般扭打,那麼這時宋典只是在旁邊看著?說不通!”
洛寧提出疑問,吳聖口供的第一個疑點出現。
“即使此時宋典還沒有結束……那麼他也會聽見聲音,本能回頭看!”
秦昭分析得一點沒錯。
“宋典發現時衣衫整齊,那麼此時他一定會轉身回頭,那麼即使如吳聖所說,江和抽出匕首,那麼第一刀……”
“一定在前面。”
洛寧恍然大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