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穎知道這裡面最難做的還是張知節,當初在倭國的時候張知節一定就很為難,要不然也不會認下殊蘭做妹妹。
如今到了回到了大明,張知節還得出面攬過來替徐光平向侯府賠不是。畢竟這算是徐家失禮,而且這門親事還是徐府高攀了。
徐佳穎心裡也不是滋味,一方面生氣徐光平不長進,另一方面又心疼張知節拉下臉來去賠不是。
見到徐佳穎臉上還有慍怒之色,張知節笑道:“不過是去找老侯爺討杯酒喝而已,沒什麼,你也別往心裡去。光平吃過這次教訓就長進了。”
徐佳穎哼道:“就是打小就被寵壞了,是得好好教訓一下,這次少不得挨一頓家法。”
張知節笑道:“其實也沒多大點事,明天我陪你回去看看,將這事說開就行了。眼看殊蘭不久就臨產了,光平的親事也該提上日程了,可不能把人給打壞了。”
雖說被張知節寬慰了一通,但是徐佳穎心裡還是有些生氣。再加上夜深了,兩人草草睡了。
知道了真相的徐佳穎反而寧願殊蘭是張知節的侍妾,也不願是徐光平的侍妾。
第二天一大早,張知節就先陪著徐佳穎去了徐府,不過兩人終究還是去的遲了,徐光平早已下不了床了。
徐三爺昨夜聽了徐光平期期艾艾道明瞭原委,那真是氣的一佛出世二佛昇天,立即呵斥小廝將徐光平綁了一頓毒打。
張知節和徐佳穎去看了一下徐光平,人還在昏睡中。好在太醫剛剛離去,說是沒什麼大事,就是得將養兩個月。
原本徐三爺還有些擔心不好和親家交代,聽張知節說要親自登門向老侯爺賠不是,將這事攬過去,他就鬆了口氣,至少這事能過去,婚事不至於有什麼波折。
這段時間京裡其實十分熱鬧,雖然沒有什麼大波折,但是因為海上貿易愈發繁榮,越來越多的豪門顯貴加入到了其中,他們從中獲得了龐大的利益。
這其中不免就有了一些利益之爭,因此朝堂上也熱鬧的很。當然還不至於有人將手伸到張知節這裡,雖然張知節已經闊別朝廷久矣。
如今張知節低調回京,立即就讓整個朝廷都安靜了下來,雖然張知節還什麼都沒做,十分低調的回京,但是仍然吸引了京中所有大人物的心神。
其實張知節回京也不算低調,雖然坐著最普通的不過的官船,但是正德皇帝卻跑到了通州接他。沒有比這更高調的了。
離開了徐府張知節就匆匆入宮去了,昨天打了一天獵,離情也敘的差不多了。正德興致勃勃道:“前一陣母后還有姬兒還說起來,也該給太子啟蒙了。朕立馬就想到了你。”
張知節聽了有些莫名其妙,太子啟蒙和自己有啥關係?正德皇帝接著道:“你不太子太師嗎?這給太子啟蒙的事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