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朱棣的命令,紀綱自然是立刻去辦了。
好在有了之前朱棣組建暗部勢力,這也是有了一個大雛形,重新組建錦衣衛也並不是太大的難事。
畢竟在軍中還有那麼多將士,只要甄選一番就可以從軍中挑選一些人進入錦衣衛。
無非就是職權不同了。
安排之後。
朱棣也是略微鬆了一口氣,待得錦衣衛重新組建完畢,能夠給朱棣分憂太多了。
“接下來。”
“便是安定應天的政務了。”
“還有針對天下各大府域的接管。”
“此事推進起來,也必然不簡單啊,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啊。”朱棣嘆了一口氣。
如今雖然解決了朝廷,解決了他的好侄兒,可南方的府域都還未曾接管。
這些都需要時間的。
“無他。”
“兵鋒威懾。”
“另外利用這些建文朝廷投降的官吏來釋出政令,儘快穩定朝局還有南方各府域的朝局即可。”
“還有天下的藩王。”
“依末將之見,王爺應理當儘管登基繼位,然後召天下藩王入京都。”
“誰若是不來,那便揮軍定了。”朱正沉聲說道。
“本王也是如此想的。”
“這一次朱允炆下旨命天下藩王勤王,但那些藩王都懼了本王,不敢出兵。”
“但……”
朱棣面帶沉思之色,帶著一種深謀遠慮:“這藩王之禍,也的確是要解決了。”
“既然建文開了頭,本王自然也是要繼續執行下去,藩王的權柄的確是太大了,不過本王也不能如建文那樣,對藩王逼迫太過,否則也會激起變故來。”
朱正點了點頭:“建文削藩不僅是削藩,更是削命,將藩王逼迫太甚,王爺日後削藩還需要徐徐圖之,首先就是削了他們的兵權即可。”
“藩王如若沒有了兵權,那也就沒有作亂的根本了。”
“至於往後藩王權柄過大,稅收太過諸事就可徐徐圖之了。”
一聽朱正的見地。
朱棣稍微沉思了一刻,十分欣慰的點了點頭:“不愧是本王的大將軍,不僅能武,更是善文。”
“倘若朱允炆削藩不是那般太過,也不會落得今日這般了。”
“說到底。”
“他也是太過無能,被幾個文臣給牽著鼻子走,毫無皇帝的威嚴啊。”
到了此刻。
朱棣也仍然是看不上朱允炆。
一個皇帝做到了這個份上,真的太過不堪了。
“總之。”
“徐徐圖之,先行穩定應天再說。”
“待得應天穩定之後,本王也可以準備登基之事了。”朱棣沉聲道。
“丘將軍。”
“待得明日,你召集諸位將軍來皇宮議事。”
“如今我軍在應天屯兵了數十萬,該向著其他府域散開了,如今建文朝廷已經完了,只要應天穩定了,王爺就可以以朝廷之名釋出政令,但難免還會有一些愚忠建文的,這些都需要軍隊來處置。”
“總之,明日都過來商議動兵向各府域震懾諸事。”朱正沉聲道。
“末將領命。”丘福恭敬回道。
到了此刻。
應天雖掌控,只待穩定就可以釋出政令,但是政令的基礎之上必須是要軍權的。
如果沒有軍權作為依仗,沒有軍隊作為震懾,那必然是遠遠不夠的。
正在這時!
“報。”
“啟稟王爺。”
“文淵閣大殿的密道已經找到了,如今已經開啟。”
朱能快步跑了過來,一臉激動。
“走,大將軍。”
“過去看看去。”
朱棣眉頭一動,當即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