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
“郭卿。”
“政務方面,如今本王絕對的相信你,你也以最快的速度將六部給本王重組起來。”
“至於三殿就暫且不急。”
“此番歸降的建文朝臣,你可用,但不可深信,必須要藉助他們來穩定朝綱,穩定天下。”
“但真正的決策必須掌握在效力本王的屬官之手。”
“你需要人力,本王給你人力,你需要震懾,本王給你軍隊震懾。”
“本王只要一個結果,六部重啟,政務重啟。”朱棣凝視著郭資,帶著強烈信任的說道。
“下官明白。”郭資立刻應道,神情也是無比嚴肅。
“還有郭卿,你兒子郭佑這些年在王府的表現也不錯,處置政務也是十分老練,讓他去禮部擔任侍郎之位吧。”朱棣想了想,又開口道。
此話落下。
讓殿內的文武更是看到了朱棣對郭資一家的看重。
武有女婿朱正,為如今燕軍第一人,官封總兵。
如今在文臣之中,郭資節制六部,此刻擁權堪比丞相。
現在又特意提及了郭佑,讓他為禮部侍郎,這表明了以後或許就是禮部尚書了。
果真是王恩浩瀚啊。
“王爺。”
“下官兒子才疏學淺,只怕難以承當此重任啊。”
郭資心底一驚,立刻說道。
這等重恩,他也是有些不敢承受了。
太重了。
“此事就此定下了。”
“本王相信郭佑不會讓本王失望。”
朱棣一擺手,帶著毋容置疑的道。
如今非常時期。
自然是要用真正忠於他的人才行,郭家全家都是死忠於他,自可得到恩重。
能力不行還可以磨鍊。
但這死忠則是十分少見的。
必須重用。
見此。
郭資也只能替自己兒子謝恩:“下官謝王爺隆恩。”
“啟稟父王。”
“昨日王爺詔命下,誅方孝孺十族,牽連者或許超過萬眾。”
“如今大軍已經在全力搜捕了。”
“而黃子澄與齊泰也已經誅殺,其全族已滅。”
“此番王爺清君側動兵,這三人便是為首奸佞,奸佞已除的事情也理當昭告天下。”朱高熾站出來,恭敬啟稟道。'
\"自然。\"
朱棣點了點頭,當即道:“郭卿,此事連同建文皇帝引火自焚而死,一同宣告。”
“下官明白。”郭資立刻點頭。
隨後。
朱棣與麾下心腹商議諸多大事。皆是穩定應天朝局,儘快穩定整個大明局面的大事。
時間逐漸過去。
大概兩個時辰後。
“好了。”
“此間大事都已經擬定好了。”
“該宣召那些朝臣入殿覲見了。”
“還是那句話,這些歸降的臣子,可用,但不可深信。”
“如今他們為了活命能歸降本王,如若本王勢弱,他們同樣也會背叛本王。”
在宣召之前,朱棣也是帶著幾分諷刺之意的說道。
顯然。
這些歸降的朝臣,朱棣根本就沒有打算重用,如今也只是為了利用幾番罷了。
等日後利用成功,穩定了朝局與天下的局面,朱棣自然會一腳將他們踹開,不過如果他們盡心的話,朱棣自然也會保證他們一生富貴的,如若三心二意,伺機作亂,方孝孺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鑑。
“屬下明白。”
聽到朱棣的話,眾文武也是紛紛應道。
交代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