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有今日,重塑大明朝綱,塑大明天下。”
“這些功臣,這些忠義將士功不可沒。”
“為了大明天下,這些將士有活著的,也有為了朕,為了大明戰死沙場的。”
“但無論生死,朕絕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勳。”
“傳朕旨意。”
“凡為朕效力之將士,在戰場上為朕效力,今年俸祿一律以兩倍發放。”
“為朕戰死之將士,撫卹以原朝廷所定兩倍發放,傷殘者也是如此,兩倍發放。”
“朕絕不會虧待任何有功之士。”朱棣大聲宣佈道。
第一道旨意。
便是恩賞所有為他效力的將士。
當然。
這一個為他效力自然是有著界限的。
如若是攻破應天后歸降的,如若是攻破揚州府之前歸降的,那自然是不算的。
對於那些歸降的南軍,朱棣沒有問責就已經是無上的恩澤了。
畢竟勝了之後卸磨殺驢的皇帝也是不少的。
只能說朱棣的心中還是有著大局觀,不想損耗大明太多的國力。
如若是朝廷,如若是朱允炆,那他根本不會有任何在乎,凡是朱棣麾下的軍隊都要斬殺殆盡,哪怕不殺也是落得一個永世為奴的下場。
這,便是心胸的一種區別了。
“皇上聖明。”
對於朱棣這一道旨意,朱正立刻站出來,大聲附議道。
作為統領燕軍的大將軍,朱正親眼看著無數將士為了這一戰而死,特別是在與元軍交戰的過程中,多少忠義之死戰死在了北疆之地。
這些都是保家衛國的英雄,值得更大的撫卹。
隨著朱正話音一落。
所有朝臣都是紛紛高呼道:“皇上聖明。”
見此。
朱棣點了點頭,特別是目光落在朱正身上的一刻,眼中帶著一種與曾經完全不同的溫和,還有親近。
“朕登基的第二道旨意。”
“便是恩賞功臣,論功行賞。”
朱棣又大聲道。
話音到此。
在階梯之下,那些自北平就追隨朱棣起事的將領們,文臣們,此刻全部都變得呼吸急促。
從龍之功。
他們所期待的這一日終於是來了。
毫無疑問。
每一個追隨朱棣的有功之臣都很清楚。
以朱棣的性格,必會行重賞的。
“大將軍,朱正。”
朱棣大聲道,目光落在朱正身上,無比柔和。
對於朱棣第一個喊出朱正的名字來,無人意外,無人詫異。
因為朱正第一個受封也是應得的。
論功。
全軍之中,朱正戰功最大。
無論是鎮守北平之功,還是鎮守北疆抵禦元人之功。
一切都無需多言。
當之無愧的第一功臣,靖難第一功臣,朱棣麾下第一從龍之臣。
“臣在。”
朱正站出來,躬身一拜。
對於此刻的封賞。
朱正實則也是充滿了期待的。
對於權位,朱正並沒有那般在乎,但對於寶箱,朱正可是在乎的很。
之前封總兵時就獲得了一個三階寶箱。
此番如若晉升國公之位,必然是也有一個三階寶箱的。
達到了三階寶箱的層次,必然能夠給朱正帶來寶物的,萬一開出了更厲害的寶物,那就是朱正賺大了。
總之。
朱正很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