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種強烈的悲慼。
昔日朱元璋親自選定此字時,可見悲慼。
以一個弱冠之年齡追封為王,可見朱元璋對朱高政的看重與恩寵。
“你說,那殤字玉在朱正的家裡?”
“你還親眼看到了?”
朱棣此刻的心情徹底不平靜了,站起來,凝視著徐妙雲,顯然是難以平復下來。
“我親眼所見,絕對沒有認錯。”
“夫君。”
“如果只是一個巧合,那我根本不會如此重視。”
“可所有巧合湊在一起,那就不是巧合了。”
“熙兒的樣貌你也見過,難道不覺得他與小時候的高政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嗎?”
“還有朱正的眼睛。”
“還有……”
徐妙雲將所有的事情都連貫在了一起,全部都說給了朱棣聽。
聽到了前因後果。
聽到了徐妙雲調查所得。
朱棣又坐回了龍椅上,帶著一種強烈的驚,不過在他眼底深處也是湧現了一種期望,期待,甚至是欣喜。
“你…你什麼時候發現的?”朱棣問道。
“在當初發現那塊玉佩後,我就已經開始著手調查了。”
“朱正並非是在北平土生土長的,而是在近九歲才在北平造冊,也就是說之前完全就是不在冊,完全是沒有任何記載的。”
“而朱嬤嬤給朱正留下的資訊也僅僅是他的年齡,他的出生年月與高政一模一樣,但父母一欄卻是空白,沒有任何資訊。”徐妙雲沉聲道。
將她所有的調查全部都說了出來。
“我有一件事不明。”
“既然朱嬤嬤到了北平城了,如若朱正真的是我們的高政,那為何那麼多年她都沒有帶高政去見我們?”朱棣不解道。
“王爺。”
“當年高政的死有蹊蹺,絕對不是無緣無故染上天花的,而且高政的書信裡面也說了,他的死與呂氏有關。”
“當年夫君被封為藩王后,皇位就已然是與夫君無緣了,哪怕有大哥在朝,但也已經寵信了呂氏與朱允炆,如若讓他們知道高政還在時,那他們還會有什麼手段來對付高政?對付我們全家?”
“所以我猜測。”
“當年朱嬤嬤或許知道很多,但為了高政,為了我們全家,她選擇定居北平,卻不與我們相認。”
“之所以來到北平定居,或許也是離我們更近一些吧。”
“這些年,我們一家人一直都生活在同一個城,從未分別過。”徐妙雲緩緩開口說著,眼中也泛起了一陣水霧來。
顯然。
說到了這,她也已經神傷感觸了。
而朱棣此刻也是沉默了,但臉上的神情卻是無比複雜,有激動,有喜色,但還有著一種難以置信。
或許。
他也沒有想到。
自己的兒子竟然還活著。
從徐妙雲說的種種,朱棣也可以肯定,朱正就是他的兒子朱高政。
“朱嬤嬤。”
“母后。”
“她們當年肯定是有什麼事瞞著我們的。”朱棣沉聲道。
“恩。”徐妙雲點了點頭,然後道:“如今所有的證據我都已經找到了,但還有一個需要確定,只要確定了,這件事就沒有任何意外了。”
只是一個眼神,一句話。
朱棣就立刻明白了徐妙雲心中所想。
“鐘山孝陵。”
“只要挖開高政的墳墓,看看裡面究竟有沒有屍骨,就可以徹底確定了。”朱棣沉聲道,顯然是想到了這一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