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編寫軟體一樣。
按照既定目的編寫好軟體後先內測,測試程式執行情況,然後再根據暴光出的BUG進行修改和測試,徹底解決大部分已經曝光的BUG後才能讓軟體上線開始正式運營。
順便修改緊隨而至暴露的BUG。
至於賺錢?
看到《熊貓農場》暴露出來的盈利能力,他才不擔心京東公司的盈利能力。
老闆不差錢。
那就別替老闆省錢。
打磨好一款完美的作品,用產品力驚豔老闆,然後再乘機索要更多的資金進行大規模擴張計劃。
這樣才能讓企業走得更穩當,更順暢。
把危險扼殺在搖籃狀態是最好的選擇。
沒有之一!
……
羅誠在上線《熊貓社群》之前就想過,位元組跳動公司的海外擴張計劃很可能會改變歷史,推進國內網際網路企業早日踏出國門。
但,他沒想到直到《熊貓農場》爆發出驚人的吸金能力之後才引起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強烈反應。
這兩天的網際網路空間內都是好訊息。
新浪、百度、搜狐等傳統網際網路大廠紛紛宣佈進軍海外市場,也有樣學樣地開始設定海外分公司。
並沒有設定海外公司總部。
直接拿國內總部當成了全球總部運營。
一時間,全球目光都集中向國內網際網路產業:這幫窮光蛋也會玩網際網路嗎?
質疑聲頗多。
包括熊貓社群平臺,總有不開眼的某磚家、某叫獸跳出來潑冷水。
但,龐大的網民數量會將其噴得體無完膚。
直接用《熊貓農場》的資料打臉。
挺好的。
引起市場熱捧和業內驚呼的《熊貓農場》已經變成了網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不少國際網際網路巨頭宣佈進軍外掛小遊戲行業。
這是委婉的說法。
直白的說法是:《熊貓農場》這樣的外掛小遊戲沒什麼研發難度,幾天功夫就能復刻出來更好的。
不過,他不在乎。
傻X而已。
《熊貓農場》的成功是基於《熊貓社群》龐大的使用者基數,以及他對人性的算計。
用“白嫖”套牢註冊使用者,把他們的上網時間消耗在小遊戲裡,從而創造出龐大的流量吸引企業來打廣告而已。
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沒有熊貓社群這樣超越時代的網際網路平臺,類似開心農場的小遊戲設計得再好也是廢物,根本賺不到錢。
上輩子,開心農場的創造者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些國際巨頭無非是再證明一遍同樣的失敗而已。
“羅總,沙國大使館來電。”
傍晚時分盧雪打來電話:“電話裡說,他們的王儲大人願意提前結清之前答應的所有投資和股份轉讓資金。”
“不過有個要求。”
“王儲大人要求《熊貓社群》在中東的分工是必須設立在利亞德,而且還得招聘本土高管。”
“電話裡說了很多。”
“雖然說的很委婉,我還是聽出他們真正的意圖:中東分公司要參照北美分公司的水平設立,只能高不能低。”
“為此,王儲打人願意免費提供一棟辦公大樓,爭取在氣勢上壓過北美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