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1976年,一個不早不晚的時間。
好的是,艱難的十年已經過去,大家不用過得那麼束手束腳了。
而且明年高考能夠恢復,對於年輕人來說,又多了一條出路。
前世,林家遭受鉅變,他消沉了好久,所以根本沒趕上77年的高考。
直到兩年後,他懷抱著對謝顧二人的怨恨,重新振作起來,一邊勞作一邊複習,發奮考上了本省的醫科學院。
如今他重生了,高考肯定是要再次參加的,在接下來的大環境下,學歷才是最好的敲門磚。
而林家雖然現在一家子齊齊整整的,但日子過得也太苦了。
根據記載,1978年,南方率先開始試驗了包產到戶。
而北方反應更慢,他沒記錯的話,他們這邊直到81年才開始改革,到85年才逐步改革完成。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靠種地來吃飽飯的話,他們最起碼還得等上五六年。
林嘉樹等不起,也不願意等。
他把目光投向了窗外。
北大荒最值錢的就是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不僅成就了國內的大糧倉,同時還蘊養出了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
後世的人說起東北特產,就繞不開“東北三寶”,分別是貂皮、人參和烏拉草。
當然這是比較傳統的三寶,後來新三寶則是換成了人參、鹿茸和雪蛤。
想要靠種地行不通,林嘉樹就把目光放到了這片山林中。
靠山,當然要吃山了。
現在才十月中旬,沒到最冷的時候,積雪還不是很厚。
所以,他還是有機會能夠在年前,想辦法給家裡添置一些東西,讓大家一塊過個好年。
火炕燒得暖乎乎的,隔絕了外邊的寒風。
伴隨著一家人的呼吸聲,有了初步計劃的林嘉樹也慢慢地沉入了夢鄉。
等到第二天醒來,炕上只有他一個人了。
看著從小窗透進來的亮光,林嘉樹坐在炕頭上一時還有些恍惚。
他已經忘了有多少年,自己沒睡過這麼踏實的覺了。
“大樹,傻愣在這幹嘛呢,還不快點起來,上班要遲到了!”
林母隔著一道布簾,在廚房叫了進來。
“就起了。”
林嘉樹伸了個懶腰,精神百倍的下了炕。
早飯是一個巴掌大的粗苞米麵捏成的窩窩頭,外加昨晚剩下的高粱稀粥就小鹹菜。
窩窩頭有些拉嗓子,林嘉樹得就著高粱稀粥才能嚥下去。
這更加堅定了他想要掙錢的心。
不管怎麼樣,最起碼得吃上白麵才行吧?
昨晚飄了一晚的小雪,地上的積雪又厚了幾公分。
墊了烏拉草的獸皮靴子,踩在上邊嘎吱作響。
衛生站位於他們屯的東邊,負責周邊三四個村子的日常基礎診療。
從家裡走到衛生站,得花二十多分鐘。
林嘉樹一邊哈著氣,一邊想要是能有輛腳踏車就好了。
突然,前邊響起了一道聲音,“謝知青,你家那口子來找你了。”
林嘉樹這才發現,自己走到了知青辦的門口。
剛剛說話的那女生是一位圓臉女知青,名叫李二妮。
她端著洗臉盆正好從屋裡出來,看見了林嘉樹,就往裡吆喝了一聲。
屋裡的謝佩芸聽見後,不高興地冷哼了一聲,“你可別胡說八道,我跟他還沒扯證呢,他可不是我家那口子。”
昨天謝佩芸氣呼呼的回來知青辦,而不是搬去林家,大家猜測兩人可能起了什麼矛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