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下沒有這麼先進的醫療條件,很多病症都還是依賴於醫生的臨床經驗來判斷。
對於外科聖手而言,林嘉樹最不缺的就是經驗了。
所以他一進去,對著病患脈把了一下脈,拿出聽診器聽了一下,再問了一些問題之後,刷刷刷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甚至他都沒意識到,這裡邊三個案例的難度有所不同。
因為,在他看來,都一樣的簡單。
在他問診的時候,孫主任和兩位考官,就遠遠的看著。
見林嘉樹望聞問切都很熟練的樣子,等他面診完,孫主任就沒忍住問了一句,“這位考生行醫經歷好像還挺豐富?”
林嘉樹謙虛道,“沒有沒有,我都沒有執業證呢,怎麼會行醫呢?”
“就是平日在衛生站裡,看得比較多,加上我們那的吳醫生很負責任,偶爾指導一下我們,讓我們練練手,所以不算陌生。”
孫主任點點頭,“臨床經驗都是磨出來的。”
生手還是熟手,行內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林嘉樹一看就是熟手,平日裡肯定沒少幹這活。
不過孫主任也沒點出來。
畢竟就像林嘉樹所說的,他沒有行醫資格證,按理說是不能給人看病的。
但作為鄉村醫生,這個界限本來就有點模糊。
真正去細究就沒意思了。
林嘉樹交卷之後,就先出去了。
而孫主任三人不著急下一個人的考核,趕緊先看了一下他的卷子。
這一看,就能看出更多的苗頭了。
“這很專業啊。”王醫生看了一眼,脫口而出。
每個醫生的診療記錄還有開單,都有自己的風格。
林嘉樹的風格就是簡潔,屬於辨症很詳細,但記錄的時候,廢字絕不多一個。
他們首先看的就是9號案例,得了肺炎的那位患者。
孫主任看著看著就“嘶”了一聲,“這位患者還有地貧和尿毒症嗎?”
王醫生一聽,趕緊去翻案例。
這些病人他們早就診斷過了,所以都有份個人案例。
“血液檢查初篩,是有地貧傾向,另外還有高血壓,二型糖尿病,尿毒症倒是沒做相關的檢查。”
畢竟患者是因為感冒就醫的,經過一番檢查後,發現已經發展到了肺部感染。
所以他們診斷方面,主要還是圍繞呼吸道展開的。
但林嘉樹的診斷書上,第三條卻寫著“體重消瘦,尿量少,咳痰粉紅色,心律失常,四肢麻木有刺痛感,嗜睡且記憶力減退,眼瞼下肢輕微浮腫,面板乾燥脫屑……初步診斷為尿毒症中期,免疫力下降,誘發肺部感染。”
林嘉樹是直接都把肺部感染的誘因都寫出來了。
而後邊的開方,也是根據這個診斷來的。
除了肺部感染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尿毒症的治療。
“這……”王醫生看到後有些咂舌,“咱要怎麼判斷?”
從林嘉樹列出來的症狀來看,推斷出尿毒症也是有據可依的。
但問題現在是考核,必須要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可尿毒症想要確診的話,必須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才可以。
但現在問題是衛生院沒有這個條件啊。
那這卷子要怎麼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