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林嘉樹不想細說,林東趕緊接話岔開了去,“你說這孫主任是縣裡的外科主任?”
“對,挺厲害的一個小老頭。”林嘉樹點頭,結果得到了林父一個瞪眼。
知道林父這會心裡不順氣呢,林嘉樹不敢再氣人,趕緊說起正事。
“醫院裡,其實也挺缺藥的。”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都挺缺的,特別是基層醫院和各大衛生站。
沒辦法,生產條件擺在這裡,所有物資幾乎都是緊缺的,很多時候有錢都買不到,得統一經過上頭調配。
但是一條供需鏈上,經歷的環節太多了,並不是每一個環節都能卡上的。
譬如會出現東邊地區很缺棉織物,但西邊地區卻出現紡織廠產品滯銷的情況。
這就是整個物流資訊沒辦法流通所帶來的弊端。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盤活局面,下邊的人也會想各種辦法去解決難題。
譬如缺東西的,除了上邊調配下來的,廠裡也會想辦法內部去認購一些物資。
而滯銷的,也會找渠道私底下把貨放出去。像黑市裡邊的貨源很大一部分就是經過這個途徑拿到手的。
而像醫藥,比起其他物資,則是管控得更加嚴格。
需要多少藥物,都得向上邊層層打報告申請,再由國營藥廠按情況統一分配。
一些常見藥,譬如止疼片這些還好,量大管夠。
但像抗生素等一類比較少見的藥,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那都是常年緊缺的。
而藥廠又會優先重點照顧大醫院,緊著它們先用,能分到縣級及以下的醫療單位就真的很少了。
“我們可以讓孫主任搭橋,看縣醫院願不願意認購一批藥材。”
“而只要縣醫院肯要,那這事就能過明路。”
“這是一條路子。”
“除了縣醫院那邊,我還認識其他一些同行,也能幫我打聽打聽。”
“另外還有供銷社那邊,咱也可以使使勁。”
林長風聽下來,心裡反覆在琢磨。
雖然林嘉樹說了好幾條路子,但目前都處於“畫餅”的階段。
成與不成,還兩說呢。
所以他一時搖擺不定,不知道該不該相信林嘉樹畫的這些“大餅。”
“大樹,不是我不相信你。”林長風搓了一把頭髮,“這事不是我一個人就能決定的。”
“我得先說服其他村幹部,還有村裡的人,讓他們都願意行動起來才行。”
但村裡的人,大多屬於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型別,可不會因為你幾句鼓動就真的支援你的。
林嘉樹對於這個結果並不意外,他拍著胸口保證道,“叔,你放心,我不會讓大家吃虧的。”
“你看這個方法怎麼樣?”
“到時合作社要是能建起來的話……”他伸出一個巴掌,“我押這個數的錢,到合作社的賬戶裡。”
“五百塊?”林長風沒想到林嘉樹居然還願意自己掏錢出來。
五百塊也不算一筆小錢了,不過要想拿這個來激勵村民,恐怕還不夠吧?
結果沒想到他剛把數報出來,那邊林嘉樹就搖了搖頭,“五百塊夠幹啥的?”
林長風心裡一跳,聲音都有點劈了,“你說的不會是五千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