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樹不知道她的彆扭,“來幫忙穿衣服。”
失去意識的一個成年人,身體是很沉重的,單靠他一個人還是有點費勁。
蘇桃正要應好,一旁吳國立趕緊道,“我來。”
說著他就跪了下來,把林秋平給扶了起來,林嘉樹趕緊把人裹到了軍大衣裡。
一旁的曾少兵見狀,也趕緊把自己的大棉褲也脫了下來,然後跪下來給林秋平套上去。
相比起其他人的慌亂,他的反應算是比較機靈和淡定的了。
所以林嘉樹一邊檢視林秋平的情況,一邊問他,“掉下去多長時間,撈起來多久了,有控過水嗎?”
人處於慌亂中的時候,是不知道時間流逝的,所以曾少兵只能估摸到,“可能一兩分鐘吧。”
“水我們有控過,但是控不出來。”
林嘉樹點點頭。
手從胸腹的位置感知了一下,裡邊應該是有積水的,控不出來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性,喉嚨有東西堵塞住了。
所以林嘉樹立馬去檢查了一下喉嚨,果然在裡邊檢查出了一團細長條的水草。
這應該是溺水的時候,伴隨著冰水一塊嚥進去的。
把水草拉出來,確定了呼吸通道是打通的。
吳國立立即道,“得按他腹部,讓他把水吐出來先。”
結果他剛要伸手,就被林嘉樹制止了。
“人已經沒有自主呼吸了,先做心肺復甦。”
舊時觀念,人溺水之後,就要第一時間把肺裡的水給排出來,人才會醒過來。
但現代醫學經過研究,已經否定了這個觀點。
比起控水,溺水者在失去意識之後,第一時間應該要做心肺復甦,存活率會高很多。
但這個做法,和吳國立受到的教育是相反的。
要是林嘉樹是個普通的衛生員,這會他肯定會罵林嘉樹不懂裝懂。
但想到林嘉樹這幾天的表現,還有他拿出來的那本筆記本,吳國立就有些不確定到底哪個做法是對的了。
“你確定嗎?”他問林嘉樹。
畢竟溺水的人,黃金急救時間就只有幾分鐘,一點小失誤都耽擱不起。
林嘉樹點頭,“對。”
他應完之後,才反應過來吳國立為什麼這麼問。
怕吳國立不相信,他又加了一句,“筆記本第47頁裡有寫到這個事。”
一聽是筆記本里有的,吳國立立馬鬆了口氣。
既然是醫書上有的,那應該不會有錯。
只能說這個時代的人,還是相對比較單純的。
要是換做幾十年後,這麼蹩腳的理由,肯定沒幾個人信。
不過吳國立信了林嘉樹的話,別的人不知道林嘉樹的本事,可不會就這麼信他。
像這會,林嘉樹說不控水,立馬就有個小年輕不答應了。
他們也算在江邊長大的,哪個溺水的人,不是第一時間控水的?
老祖宗傳下來的方法,總不會有錯吧。
而且就連作為醫生的吳國立都是這樣認為的,那就更不會有錯了。
“林嘉樹,你一個衛生員,又不是醫生,你到底會不會的啊,就在這指手畫腳。”
小年輕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