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你都熟讀過?”
何青囊緊盯著顧言不可置信詢問道,然後趕緊補充了一句:“熟讀,我們說的是熟讀!而是不是隻看了一兩遍。”
趙立品也緊盯著顧言。
這小子嘴裡說了一百多本書,都熟讀,怎麼可能?!
“不僅熟讀。”
顧言說道:“是都會背誦。”
什麼?!
背誦?!
兩人直接愣在原地,懷疑自己耳朵聽錯了。
前前後後加一起報出來超過150本的中醫典籍。
你說你都能背誦?!
這根本不可能!
中醫經典可不是教科書裡那些詩詞,老中醫讀起來都覺得拗口,更何況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就算從出生到現在一直背,也背不了這麼多書!
“你真會背?”
兩人緊緊盯著顧言,目光如炬。
“對。”
顧言平靜點頭。
“我不相信!”
趙立品沉著臉,說道:“中醫界沒有人能背誦這麼多中醫經典,更沒有人能花那麼大的精力,那麼長的時間來背誦這些書籍。”
“就算有,如你還這麼年輕,全部時間用上也做不到!”
“我也不信!”
何青囊也說道。
“你們不就是來測試的嗎?”
顧言微笑的善意提醒道:“測試一下不就知道了。”
聞言。
兩人對視一眼,二話不說,直接開始。
趙立品率先開口:“孫思邈《千金方》,背一下。”
顧言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開口:“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範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
一字不差!
何青囊接著出聲。“《四聖心源》。”
話音剛落,顧言的聲音就直接響起。
“陰陽未判,一起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
依舊一字不差。
“《時方妙用》,只背卷三。”
趙立品再次接上。
顧言脫口而出:
“血癥:經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之流溢,伴隨衝任而行於經絡,半散於脈外而充肌……”
何青囊不給顧言喘息的時間,接著出題:“《辨證錄》卷五。”
“關格門:人有病關格者,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紅赤,目珠暴露,兩脅脹滿,氣泥拂抑……”
顧言不疾不徐,盡數背出。
“斑屬風熱挾痰而作。”
趙立品迅速改變套路,不報書名,直接背誦其中一本中醫典籍中,盯著顧言道:“接下去!”
“《丹溪心法》斑疹七。”
顧言立刻報出書名和卷章,介面道:“自裡而發於外,通聖散中訊息,當以微汗散之,切不可下。內傷斑者,熱之病發於外……”
“皇帝曰:願聞脈度。”
何青囊再換一本,介面道:“接下去!”
“岐伯答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
三人問答速度極快。
趙立品跟何青囊輪番出題,不停地換套路。
完全不給顧言思考和休息的間隙,一連出了二十來本,顧言依舊一字不差,全部背出!
顧言每背一本,兩人心中就更驚訝一分。
這個年代。
中醫界中,能有如此基礎的年輕人想當少見。
在此以前他們甚至都沒見過。
即便如此。
兩人依舊還是不相信顧言能背誦那麼多的中醫經典。
將他們會背的中醫經典全部問完,兩人乾脆直接掏出手機,直接在網上搜尋顧言剛才報出的書名。
趙立品開啟一本經典,指著其中一卷。
顧言背!
何青囊開啟另一本,指向其中一卷。
顧言再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