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都不用說,按照我說的做就行。”
老人照做後,李小閒並在一起的右手食指和中指就搭在了他的手腕上,他的眼瞼並沒有垂下來,而是看著老人的面部,捕捉他的氣色。
對於李小閒的舉動,劉根碩心底的不屑更加濃郁了。只要是醫生,看到病人的時候,都會第一時間詳細詢問病人的情況,然後再根據病人說的做出有針對性的診斷。李小閒倒好,什麼都不問,非但不問,還不讓病人自己說,上來就把脈。這屬於典型的裝逼行徑,裝逼可是個技術活,不是什麼人都能玩得轉的。所以,才會有裝逼遭雷劈的說法。
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問也是非常關鍵的。從病人陳述的情形中,可以找到診斷的思路和目標。其實,西醫也與之差不多。只不過西醫把問和切用各種檢查裝置代替了,因此,西醫的進步也是科技的進步,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不管從中醫還是西醫的角度,李小閒對病人不聞不問,上來就切脈的行為都是極為另類的。
當然,也不是說上來就切脈真的就不行。因為有些病人對自己的病情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反正就知道自己身體有問題,至於是哪裡有問題,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讓其指出來,可能全身都是毛病。
面對這種情形,就需要醫生自己拿主意了。不過,這種情形對醫術造詣的要求也是極高的。一般來說,都是各大知名醫院的特級專家才具備這樣的素質。
木源堂雖小,可張九陽和杜澤田都具備這樣的能力。這也是父親把他送來實習的根本原因所在。
野路子出身的李小閒顯然不可能具備這種能力。因此,劉根碩的心底隱隱地興奮起來,他已經能看到李小閒裝逼失敗被打臉的情形。為此,他甚至忘記掩飾自己的情緒,嘴角也隨之揚起了一個弧度。
忽然,他發現李小閒的目光竟然朝他看了過來,眼睛裡還帶著一抹玩味。被捉個現行的感覺讓他頓時就有些慌亂,不過,他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專心致志地等著李小閒裝逼失敗。
兩分鐘後,李小閒拿開了手指,然後就說:“你的胃和肝都有問題,不過,肝的問題不大,針灸一次,調理一段時間就好了。胃的問題比較嚴重,你應該經常拉肚子吧?”
李小閒拿開手指的時候,劉根碩就打起了精神,他期待的戲肉即將到來,能不能讓李小閒出糗,就看接下來的情況了。對於李小閒說的情況,他壓根是不信的。他也學過把脈,自然明白把脈是能知道一些東西,卻極為有限。
古代中醫的看病手段是望聞問切,而今天,中醫也會藉助檢查裝置來確定病灶,並藉此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再看李小閒,他就只是把個脈。要是能找出病因,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死死地盯著病人,等著他給出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