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上就說過,沒有標準的開槍姿勢,你要自己找適合自己的姿勢,你的目的是打中目標,不是擺造型。”
“我覺得電影電視上的那些人開槍的形象簡直酷斃了!”
“那些都是為了好看特意擺出來的,真正戰鬥的時候哪有時間擺POSS?”
“好吧。”
毫無意外,李小閒第一槍脫靶了。
脫靶的原因很簡單,他對這把槍不熟悉,他需要多開幾槍適應,並作出調整。
“身體要放鬆,拖槍的左手太僵硬,只要在開槍的時候控制槍的平衡就可以了,其他時候沒必要用太大的力氣,那樣會消耗體力的。”
李小閒沒有說話,點頭表示知道了,然後就繼續瞄準五十米外的靶子開槍了。
跟上午一樣,他開始的時候也是開一槍琢磨一會兒,然後再開一槍。不過,步槍畢竟是用兩隻手的,相對來說比手槍要容易一些。不過,這裡的容易不是打中靶子,而是比較容易控制。
經過不斷地調整,他第六發子彈才打中靶子,第十發子彈才打中靶心。將彈匣裡剩下的子彈全都宣洩到靶心之後,後面的四個彈匣,他都用來找劉靜說的感覺。
當劉靜看到李小閒換上第三個彈匣不用端著槍低頭瞪眼瞄準的時候,不由得在心底暗呼妖孽。
打槍其實也是體力活,光是承受槍的後座力,就不是普通人能受得了的,必須得經過長時間訓練才能適應。
不過,這對已經修出真氣的李小閒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劉靜只是一個普通人,她對武道知道的也只是皮毛。雖然知道真氣,卻不知道武道境界的劃分。
打光了五個彈匣後,李小閒還意猶未盡。他覺得自己開槍的姿勢還可以更隨意一些,為了練習這種隨意,他甚至沒有試影象打手槍那樣將那個飛鏢技能融入其中。
當然,他也想過,不過,卻被他放棄了。因為他覺得沒必要,突擊步槍的射速根本就不是手槍所能比擬的。現在的步槍早已經不是二戰初期的那種只能一槍一槍的打,早就有了連發模式。
如果端著步槍,遇到敵人,他肯定會掃射的。根本沒必要像手槍那樣透過瞬間調整槍口來達到某種目的。
劉靜沒有去拿子彈的意思,而是說:“我教你拆裝步槍,我先拆裝一遍,拆裝的時候我會講解,有不明白的地方隨時問。”
由於劉靜講解得非常詳細,李小閒整個過程就只是用心聽,並沒有問問題。
當他模仿劉靜拆裝了一遍後,劉靜就說:“你先練著,我去給你拿些手槍子彈。”
李小閒立刻就明白了劉靜的意思,顯然是為了他能在即將開始的比試中贏得勝利。他沒有說出來,甚至沒有給劉靜任何表情,他的注意力都放在面前的步槍上。
只要是個男人,就沒有不喜歡槍的。雖說李小閒已經是一個明勁境界的武者,他對槍也有一種執著。所以,才會涎著臉像便宜老丈人尉遲斌尋求幫助。
實際上,步槍因為個頭大,零部件相對也大,相對於手槍,拆裝起來難度其實反而降低了。
雖然已經能拆裝了,可李小閒並沒有因此而不耐煩。反而耐心地一遍一遍地拆裝,穩步提升著速度,同時也不斷地增加對零部件的熟悉程度。
更先前拆裝手槍一樣,他開始的時候也是把拆下來的零部件擺放得很整齊,數次之後,拆下來的零部件就隨手放在了桌子上,那裡有空處就放在那兒。
雖然如此,卻並沒有影響他的組裝速度。每每需要某個零部件的時候,他的腦子裡就有了這個元件的形狀和尺寸,隨後,他的眼睛瞬間就鎖定了所需要的零部件。
劉靜拿來了五個滿倉彈匣,三個是用來給李小閒練習的,另外兩個自然就是用來跟宋世鐸比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