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撩清冷郎君後

第172章 和離

外頭是炎炎夏日,玉福宮裡卻依舊如春般涼爽。

殿中四處擺放著冰盆,小黃門拉著扇搖風來,實在是舒服愜意極了。

弘德見他進來,免禮道:“這是魏忠的口供,胥平剛送到司禮監。宋卿是都察院主官,理應來瞧瞧才對。”

這話就有意思了,楊瀲的口供就未經過他,他至今也從未見過,不過也是因他刻意不見罷了。

宋轍真撤了權,這魏忠的奏疏早到玉福宮了,不必等到今日今時。

都察院是宋轍主官,胥平卻是司禮監派來的督管太監,若是旁人自然勢如水火,表面和諧罷了。

可宋轍卻將胥平收為己用,又與司禮監眾人關係交好,大有與虎謀皮之意。

宋轍明白弘德的心思,只能躬身接過,仔細看了遍才道:“想不到魏總督治下也頗為不易。”

對於宋轍的評語,弘德可有可無地點頭道:“兩江自古就是富庶之地,佔了全國足足三成的稅賦,這人一旦有了錢,官府自然就不好管束了。”

這話宋轍聽出了兩層意思來,一是兩江的確不好管,所以需要魏忠操持,二是魏忠如今有錢有權,因此不好管。

可不論是哪種,眼下弘德是不會輕易大動魏忠的。

讓他回京接受都察院問詢,也是起敲打之意罷了。

宋轍答得謹慎:“兩江兩廣福建浙江歷來是鉅富之處。”

弘德見他是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開門見山道:“朕想聽聽卿的意思,魏忠如何處置才妥當?”

涼風吹過,卻讓宋轍覺得背脊幽幽冷浸,放下奏疏小心翼翼道:“全國巡撫十三,總督八人皆是國之柱石,非尋常官員能勝任。臣先前勘合吏部考評,魏總督年年是甲等,想必不論民生治理還是稅賦練兵,放眼全國皆是不可多得的將才。故此,依臣愚見這回若查明魏總督是被人冤枉,朝廷理應給他還個公道,敲鑼打鼓送他回任上,若有圈地貪沒,念及他勞苦功高,不如就做退還罰俸處置?”

弘德聽罷,果然是開懷了些,宋轍素來甚得他心,若是他今日問的是沈謙,必然是要將魏忠殺一儆百的。

可世上之事,哪裡有非黑即白的,他是要處置魏忠,可如今還不是時候。

朝廷需要錢,宮裡也需要銀子,魏忠有本事保證兩江每年的銀錢供給,換了旁人不一定能維持這局面。

所謂的旁人,自然是經吏部舉薦,內閣過審出來的人。自太祖廢丞相制起,內閣與皇權似乎總是在磨合,不斷相互妥協之中,畢竟皇上雖是天子,但萬事還是要靠著文武百官去做。

“既然卿心中已有主意,這事仍舊你來主辦,必要給朝廷百官,給黎民百姓一個公正交代。”弘德大手一揮,這壓力就轉給了宋轍。

其實宋轍心中所想的確如他所言,當下正是改政關鍵之時,兩江又素來是稅賦大省,陣時換主帥,並非上佳之選,那怕是沈謙在此,因為三思而妥協。

經此時,他看得出弘德卻不相信沈謙了,這也不怪帝王無情,內閣既要統率群臣,又要協理政務,還要與司禮監對柄機要,相互掣肘,因此其中首輔實在是不好做。

宋轍揣著幾分忐忑出宮,直到回都察院關起門來才一掃陰霾,臉上隱有勝券在握的榮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