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毫米自行火炮,是八路軍當前階段的最強地面壓制火力。
在尚未列裝AT3091、AT3092兩款列車炮的當下,這門能發射上百公斤高爆彈的鋼鐵巨獸,無疑是各位指揮員心中的頭號小甜甜。
正因如此,當旅長得知總部足足給自己調來了四門後,臉上立馬就樂開了花,笑得簡直比“電信詐騙”得手還要燦爛。
“好傢伙!副總指揮這回可真是下了血本!”
“三個主力師,每個師屬炮兵團都有36+12的榴彈炮。再加上4門240和軍直屬炮兵群,以及空軍同志的火力支援,這又是一場富裕仗。”
“我倒是要看看,鬼子們還怎麼在烏龜殼裡裝王八。”
石門,這座冀中平原上的戰略要衝,扼守著平漢、正太、石德三條鐵路大動脈的交匯點。
作為連線華北與中原的咽喉之地,它不僅是日軍以戰養戰的重要物資集散中心,更是其控制整個華北戰局的戰略樞紐。
正是看中這一無可替代的戰略價值,日軍才在此苦心經營數年,構築起了規模空前、結構複雜的立體化防禦體系。
面對這種鐵王八殼一般的要塞化城市,要是沒有足夠的炮火支援,步兵們只能依靠戰壕掘進戰術緩慢推進,勢必無法按期完成總部下達的作戰任務。
這就是旅長關心麾下炮兵火力的主要原因。
眼瞅著自家老搭檔又露出了李雲龍式的笑容,瘦子參謀立馬嫌棄地退了兩步,不動聲色挪到鬼子的佈防圖前。
他瘦削的手指“噠”地一聲敲在滹沱河蜿蜒的藍色線條上,聲音突然拔高了八度:
“報告旅長!根據前線的偵察反饋,滹沱河這段河道的冰面厚度已經達到了35厘米!”
“這個厚度,步兵和裝甲車可以踏冰過河,BT-7也能直接透過。但要是想讓中坦開過去,那就必須得架舟橋。”
“不過咱們的工兵部隊熟練度很高,僅需3個小時就能完成搭建工作。按照部隊預定的作戰節奏,中坦連完全可以趕上外市溝的攻堅戰。”
日軍以石門為核心,共在城市周邊構築了四道環形防禦體系。
其中最外圍的警戒陣地,是由元氏、獲鹿、白佛、雲盤山等衛星據點組成,主要由偽軍部隊駐守。
這些防線看似嚴密,實則防禦能力極為有限,說白了也就能起個預警的作用。
畢竟就算是配備了雙層壕溝和十三座鋼筋水泥堡壘的雲盤山,在155毫米榴彈炮的持續火力打擊下,頂天也就能堅持一個小時。
再說了,偽軍能有什麼戰鬥力啊。
TG都快打到了北、天二城,但凡腦子沒進水的,誰還肯真給鬼子賣命?
基於上述分析,瘦子參謀對三小時內突破外圍據點的預估,確實有著充分的戰術依據。
雖然旅長被老戰友突然拉高的聲音驚得一怔,但身為TG頭號樂子人的他,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從容神態。
片刻後,他凝視著作戰地圖,眉頭緊鎖地說出了自己心中的顧慮。
“三個小時嗎?這個時間完全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其實我並不怎麼擔心城市外圍的戰鬥,畢竟真正的考驗在於城內巷戰。”
“根據情報所示,鬼子們依託大石橋、正太飯店、火車站和發電廠等高大建築構築了支撐點,並且在街道十字路口修了地堡,甚至就連房屋牆壁都掏了槍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