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般情況下,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順序是分為兩種情況的:
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拍攝,和按照取景地集中拍攝。
前者很好理解,就是根據劇本中的故事發展脈絡進行拍攝。
主角先幹了嘛,再幹了嘛,最後幹了嘛。
從時間線上來講是線性的。
這種拍攝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演員更好的入戲,更好的發揮。
因為演員是嚴格根據劇本人物成長線來拍的,情緒上是連貫的。
就比如當初陳詩人拍《霸王別姬》,就是採用的這種拍攝方式。
至於壞處嘛,那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種拍攝方式效率並不高,甚至同一個取景地可能來回奔走不斷折騰,是一種資源的嚴重浪費。
那麼按照取景地集中拍攝呢?
恰恰是完全相反的情況。
這種拍攝方式不以劇本人物為主,而是以取景地為主。
將發生在同一個取景地的戲份集中在一起,一次性全部拍完。
就比如張大鬍子拍《天龍八部》。
對方第一場戲拍的是30年前,喬峰父母被帶頭大哥殺死的戲份。
這在電視劇中,的確也是第一場戲。
可拍完了這場戲呢?
張大鬍子緊接著又在同一個取景地,拍攝了《天龍八部》的大結局,雁門關大戰。
因為在劇本中,這兩場戲都是發生在雁門關的。
所以就一口氣拍完。
這種拍攝方式的優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
優點肯定就是效率高,資源利用率高。
缺點嘛,就是對演員的要求要高了一些。
因為同一取景地之間的戲份,是非線性的,是不連貫的。
上一場戲你正表現著人物的幸福快樂呢,可一轉眼可能就要你悲慟萬分。
那有些業務水平不到家的演員,有可能就切換不過來。
這兩種拍攝方式各有優劣,各有利弊,很難說哪種方式更好些。
只要合適就行。
不過對於周青來講,他卻是沒有什麼選擇。
因為他的拍攝週期,限定在了短短的30天內。
這就意味著,周青只能選擇效率更高的方式:取景地集中拍攝。
他選擇拍攝的第一個場景,就是輝哥的修車廠。
這是《亡命駕駛》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場景。
在這裡展開的戲份不算少。
男主工作日常、男主偶遇女主來修車、輝哥將男主引介給天哥、輝哥被天哥殺死、男主發現輝哥屍體……
等等等。
這一系列的戲份,就是周青前五天的所有拍攝任務。
必須要完成的那種。
不然就會影響到其他後續戲份的拍攝,進而影響到整體的拍攝進度。
這是周青所絕對無法接受的。
好在周青所選擇的演員,都是演技極為精湛的戲骨,是完全能夠達到周青的要求的。
就這兩天的拍攝來看,劉葉和汪勁松之間的化學反應非常不錯。
將那種既是上下級,同時又是忘年交的狀態給完全展現了出來。
當然這和之前為期十天的劇本圍讀也有很大關係。
二人因為劇本中的這種人物設定,是專門一起互相熟悉過的。
事實證明的確非常有用。
不過接下來要拍攝的這一場戲,周青稍微有點擔心。
因為女主角周訊就要閃亮登場了啊。
女主角的車子壞了,前去輝哥的修車廠修車,卻不想男主居然就在這裡工作。
這是一場非常美妙的邂逅。
是一段浪漫的愛情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