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
謝飛飛的語速快得驚人,臉上洋溢著一種掌控一切的自信。
她為陸昊鋪開的,是一條星光大道。
接下來的日子,一切都按照謝飛飛的規劃,甚至比她預想的還要瘋狂。
《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一經推廣,便如平地驚雷,瞬間引爆了整個網路。
評論區在短短數小時內突破了九十萬加。
微博熱搜榜前十,有三個詞條都與陸昊和這首歌有關。
#殺死那個石家莊人#
#陸昊的聲音#
#聽哭了#
陸昊的明星指數,以一種肉眼可見的恐怖速度,一路衝破壁壘,穩穩地站上了二線明星的行列。
他的名字,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然而,當一首歌的影響力超出了音樂本身,觸及到更深層次的社會情緒時,爭議也隨之而來。
最開始,只是一些零星的質疑。
“歌詞太喪了,宣揚負能量。”
”我還以為陸昊真殺死我們石家莊人了呢!”
“為了博眼球,標題黨,譁眾取寵。”
漸漸地,這些聲音開始被有心人組織、引導,匯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暗流。
他們不再攻擊音樂本身,而是開始質疑創作者的動機。
“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根本不懂那個年代,不過是消費苦難,蹭時代的血饅頭罷了。”
“警惕這種以‘深刻’為名的虛無主義,它正在腐蝕我們的下一代。”
風向,在悄然轉變。
此刻,陸昊對此一無所知。
他正在星耀傳媒的頂級錄音棚裡,準備錄製《殺死那個石家莊人》的正式單曲版本。
調音師正在做最後的裝置除錯,柔和的燈光灑在隔音玻璃上。
陸昊戴著監聽耳機,閉著眼,在腦海裡醞釀著情緒。
他要將那個在舞臺上爆發的靈魂,完美地鐫刻進這首歌曲裡。
錄音室的門,卻在此時被人猛地推開。
“砰!”
一聲巨響,打破了室內的寧靜。
陸昊睜開眼,摘下耳機,看向門口。
謝飛飛衝了進來,一向梳理得一絲不苟的短髮有些凌亂,臉上血色盡褪,那雙永遠充滿自信和掌控力的眼睛裡,此刻只剩下驚惶。
“不好了。”她的聲音因為急促而微微發顫。
“我們被官媒點名了。”
錄音棚裡死一般的寂靜,只剩下謝飛飛急促的呼吸聲。
趁著陸昊看著報道,謝飛飛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勸說道:“我們得到的流量、熱度也夠多了,我的意思是見好就收,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低調些,前面約的那兩個媒體的訪談就取消掉,這首單曲也不要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