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說得不錯。”張老師讚許地點頭,“音樂,歸根結底就是情緒的傳遞,不同的旋律,不同的編曲,能激發出聽者截然不同的情感共鳴。你的那首《星星點燈》,我聽了幾遍,詞曲俱佳,是難得的好作品。”
張老師話鋒一轉:“但問題也出在這裡,你從頭至尾,都用一種近似悲憤的基調在演唱,情緒始終繃在一條線上,沒有起伏,沒有對比。
聽眾的感官就像一根被拉緊的弦,固然能感受到你的力量,卻少了那種由低到高,層層遞進,最終噴薄而出的強烈衝擊,沒有‘落’,又何來‘升’時的那種震撼?”
陸昊靜靜聽著,張老師的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他心中一扇模糊的門。
他以往唱歌,更多是憑藉本能和那股壓抑不住的憤怒。
張老師見他若有所思,便領他到一旁的專業錄音話筒前,熟練地除錯著裝置:“這樣,你先用你最本真的嗓音唱一遍主歌,拋開所有技巧,保持聲音的純粹與乾淨,就像在對人娓娓道來一個帶著淡淡憂傷的故事。”
“到了副歌部分,情緒要開始積蓄並逐漸攀升,將那份憂傷轉化為更深沉的悲憤,用音調的提高來增強感染力。至於歌曲末尾的那段吟唱,則是所有情緒的集中爆發點,要將你所有的情感都傾注進去,毫無保留。”
張老師拍了拍他的肩膀:“先試試開嗓,放鬆點,我們不急,先找找感覺。音樂這東西,有時候感覺對了,一切就都對了。”
他拿起桌上列印出來的曲譜,示意陸昊可以開始了。
陸昊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悲憤他懂,但這種細膩的情感轉換和控制,對他而言是個全新的挑戰。
他閉上眼,腦海中回憶著張老師剛才的話,嘗試著開始調動與以往不同的情緒。
上午的聲樂課,陸昊無比沉浸其中,張老師的教學方式深入淺出,不僅糾正他音準上連自己都未察覺的細微偏差,更耐心指導他如何在歌曲中構建情緒的層次。
從主歌的低語傾訴,到副歌的情感積蓄與爆發,再到結尾的餘韻,每一個環節張老師都講解得清晰透徹,並讓他反覆練習。
陸昊發現,當他按照張老師的指引去調動情緒時,歌曲果然產生了奇妙的變化,不再只是單一的宣洩,而是有了更強的感染力。
他感覺自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正被一點點打磨。
一上午的時間過得飛快,結束時,陸昊心中竟生出一絲不捨。
告別張老師後,陸昊來到樂器室找到了趙穎兒。
此時她正坐在架子鼓前,手裡拿著兩根鼓槌敲敲打打,發出不成調的響聲。
看到陸昊進來,她立刻扔下鼓槌,站起來問:“陸昊,你上午的課程結束了嗎?”
“嗯結束了。”陸昊點了點頭然後問道:“上午有人拿證據找我嗎?”
趙穎兒搖了搖頭:“沒有,只有幾家公司想找你簽約,都被我回絕了。”隨即她眼睛亮晶晶地問:“陸昊,中午我們吃什麼呀?”
陸昊看著她充滿期待的表情,平靜地說兩個字:“食堂。”
趙穎兒的臉立刻垮了下來,嘟著嘴抱怨:“啊?又是食堂啊!可我想吃雞公煲哎!”
陸昊安撫她說道:“想吃雞公煲還不簡單,等過幾天我去買食材,給你做一頓正宗的霧都雞公煲。”
“怎麼可能!”趙穎兒驚訝地睜大眼睛:“難道你還會做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