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皇年間,原本安生於田畝之間的百姓,不乏有被逼而遁入山林之中,落草為寇的。
八百里大青山放眼天下,雖然只算是一隅之地,但卻也是整個上黨府內少有的雄山峻嶺。
這其中藏身的悍匪賊寇,怕也有近萬之數,在數量上是一點不比猛獸要少。
最關鍵的是,其中不乏有武道有成的強人。
這些人,才是真正的難逃之虎口。”
武叔的一番話,洋洋灑灑,但陸青陽卻敏銳的察覺到了其中最關鍵的那個詞。
武道有成。
放在前世,所謂的武道要麼就是五連鞭之流,要麼就是不知真假的國術傳說。
但顯然,武叔所說的武道,並非這兩種,而是真正的意有所指。
而這其中的意味,就是這方世界有別於陸青陽前世的玄奇之處,也是陸青陽在原身記憶之中看到的有趣之物。
“想來你也聽說過一些武道傳聞。”
武叔斜睨了一眼陸青陽,看出了他眼中的好奇之色,不由地笑道:“我現在可以告訴你。
武道不虛,乃是真實存在。
飛天遁地,擔山趕日之流,離你太遠。
但這八百里大青山之中,絕不乏虎軀鋼筋,乃至於鐵骨銅皮,刀槍不入的強人。
與這些人比起來,所謂的猛虎,不過是小貓罷了,可以肆意玩弄。
村子裡那些人怕的,也是遇到這些強人。
如若不然,我沒來陸家村之前,村民又是如何在這八百里大青山之中游走,砍伐薪柴的?
更遑論踏出大青山,去縣城之中交換一些物資了。
就算是到今日也是有人隔三岔五去辦這些事的。
別的不說,玄帝大徵徭役的事情,你以為是怎麼傳進來的?
避野獸這種事情,對山民而言,乃是最簡單不過的常識罷了。
也就是你小子憊懶,長這麼大從未出過村子,才連這些都不知曉。”
虎軀鋼筋,鐵骨銅皮,刀槍不入?
陸青陽聽的是目露奇彩,而且聽武叔話中這意思。
就算是飛天遁地,擔山趕日之流,都只是離他太遠,而不是真個不存在?
對這方世界武道愈發好奇的陸青陽目光一轉,輕笑道:“按照武叔您的意思,村中人雖也會偶爾出村,去往縣城。
但只有武叔您,能夠日日出村,砍伐薪柴。
常言道夜路走多了總會碰見鬼,但武叔您卻能夠十年如一日。
這隻能說明,武叔您也是武道有成之人,對嗎?”
“哼哼,你小子雖然憊懶的緊,倒還有幾分聰明。”
武叔輕哼一聲,這才慢悠悠地說道:“不然你以為,你找我商量學伐薪砍柴之術,我為什麼會思慮一整夜?
這伐薪砍柴之術,實則便是武道之術。
唯有強身健體,才能伐的動大木巨樹,也才能夠在這八百里大青山之中,有防身之力。
上的了山,也下的了山,才有資格喚上一句樵夫。
這八百里大青山上坐落的百餘座村鎮之中,凡能做得了樵夫的,無不有幾分武道手段在身。
若不然,就算是強行上了山,到底也是活不長久的。”
“就算是在這八百里大青山之中的樵夫裡,武叔您也絕對是第一流的。”
陸青陽適時的開口稱讚,這卻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聽武叔話中這意思,思慮了一晚上,既然已經帶他出了村,那就是要把這屬於樵夫門道的武學傳給他。
這等傳道授業之恩,他捧兩句又怎麼了?
“你小子,少拍馬屁。”
武叔笑罵了一聲,但所謂花花轎子人抬人,其顯然也是有些受用的。
他負手踏步,向著不遠處的大青山走去,邊走邊說道:“我願意教你這些,也是因為村子總歸是要有個武道在身的樵夫。
薪柴是必需品,村子門口的樹木又不能砍,畢竟要遮掩村子的痕跡。
那就需要有人經常上山,而沒有幾分武道手段在身,就如你所言,夜路走多了總會碰見鬼的。
既然總歸是要有個武道在身的樵夫,你找上門來,傳你也無不可。
畢竟在這個村子裡,也就你我能夠聊得來。
你是村外孤兒,我是外鄉來人。
除此之外,你我也多有相似之處。
待你成了樵夫,再尋個媳婦,你也當能夠真正融入陸家村了。
畢竟你不像我,是個純粹的外鄉人,也不姓陸,就算想融進去也不會被接受。
更何況我本也沒有這個想法。”
“武叔,你這是什麼意思。”
陸青陽聽出不對來,武叔這番話,一點不像是個武道有成正值壯年的武夫。
反倒是有些像是前世重病纏身的他,生命已然走到了盡頭,在著手安排後事一般。
“沒什麼意思。”
武叔瞥了陸青陽一眼,卻不願透露些什麼,看得陸青陽有些無奈,卻也沒辦法強行追問。
以前總覺得電視裡那些角色身患重病,卻怎麼也不願告訴身邊人的行為不能理解。
可真到了長大走出家門,別說身患重病了,誰不是連個發燒頭痛都不想讓家裡人知道,只會說一句過得很好,哪裡都好。
就更別說陸青陽是真的身患重病,經歷過這番心路歷程,自然能夠理解他人。
而眼見陸青陽不發一言,武叔卻是又多看了他幾眼,愈發覺得陸青陽性子大變,以往其都是要追問許久的。
不過這樣也好,他心中所想本來就是誰也不能說的大秘。
對陸青陽,他能做的,也就是隨手點撥一二了。
念頭轉動之間,武叔從自己的腰間拔出一柄柴刀,丟給了陸青陽。
“拿好這把刀,到了山上,我再教你伐薪砍柴之術。”
陸青陽手忙腳亂的接過武叔丟來的柴刀,這是柄彎刃柴刀。
陸青陽原身和武叔相熟,知曉其有兩柄柴刀,一柄直刃,一柄彎刃。
直刃用以砍伐成材之木,而彎刃則用以鉤斷攔路枝條。
往日裡,陸青陽也曾借來把玩過這兩把村中難得一見的利器。
可今朝,這柄彎刃柴刀,在陸青陽的眼中,卻是大不相同。
在陸青陽握住柴刀之時,一道白色的氣流升騰而起,纏繞在柴刀之上。
陸青陽抬眼望去,那道氣流便自然而然的化作了一道道古樸的篆文。
這古樸的篆文之上,自有道韻流轉,又晦澀難明,按理說陸青陽是難以理解的。
可恰在此時,陸青陽的眉心冥冥紫府之中,一顆混元金丹升騰而起。
而陸青陽也倏忽之間,‘看’到了這枚混元金丹。
這下子,他可當真是心中驚詫萬分,甚至還在驚聞武道之說上。
‘這不是前世,我為了治病之時,花重金從那間無名道觀之中求來的金丹嗎?’
在陸青陽念頭流轉之間,這顆混元金丹綻放出萬道光華。
陸青陽心頭突兀的浮現出一個名字,乃是這顆混元金丹之真名。
其名曰:“萬妖金丹”!
而其效用,也並非治病救人,但卻遠勝治病救人。
其真用乃是“吞人吃寶,易命改賦”!
而在這金丹光華之下,陸青陽也看懂了眼前彎刃柴刀之上所浮現的文字之真意。
【柴刀‘曲中求’(凡品)
樵夫武庸用以鉤斷攔路枝條的柴刀,與此同時,也是用以苦練柴刀十八路的配兵之一,其中浸染著武庸習刀之時的汗水。
可吞食命數稟賦(一):柴刀十八路(直抵小成)。承載命數稟賦代價:伐薪砍柴百擔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