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陸青陽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件事就是,縣尊孟應殊與山君合作,所求是為了讓山君做那個迫民出山的惡人。
這場合作,他能夠得到至少五萬之數的山民,一舉解決掉那位玄帝南巡,黎縣所需的三萬徭役之額。
甚至於,多出來的數額,還能夠增強黎縣之底蘊,也算是擴張了孟應殊的權力範圍。
可山君又能從中得到些什麼呢?
若說是血食,可就算是山君再如何殘暴成性,也不至於能夠吞吃數以萬計的山民罷?
更何況,若是山君真有生吞血食的前科,八百里大青山早就不會是今朝這個模樣了。
照公孫栩所說,那位山君在這個八百里大青山之中,可是實打實的君主,非精關圓滿不可抗衡。
這樣的人物,以陸青陽觀如今縣尊的所作所為,他是絕不會為了山民,而與山君產生衝突的。
所以,如果山君真個喜好吞吃血食,這八百里大青山早就變成人間煉獄了,根本不會等到今日獸潮爆發。
而如今,孫泉自述能夠知曉山君所求,陸青陽自然是求知若渴。
畢竟,能夠知曉山君所求,才能夠知曉如何破局與接下來如何行事。
“其實,今日我們分兵行動,是依照陸哥兒你的思路,將八百里大青山前半段的支道山村全部走遍了的。”
孫泉輕吐一口氣,緩聲道:“相信陸哥兒你也看出來了,我聚攏的山民數量,其實並不算多,不過三千餘。
這其中,還包括柴市樵夫們的好友親朋。”
陸青陽聞言,也是不由地微微頷首,這正是他所奇怪的地方。
要知道,刨去被縣兵裹挾的約五萬之數山民之外,八百里大青山各支道之上的山民,少說也有五萬之數。
就算柴市的樵夫隊伍只走遍了前段,那也至少接觸了兩三萬的山民。
這樣龐大的數量,最後卻只聚攏了三千餘山民,顯然是很不正常的。
雖然獸潮並未波及到這些支道上的山民,但獸潮這般浩大的動靜,他不相信這些山民們毫無所察。
在縣兵們已然遠去,冒險突圍九死一生,大機率十不存一的情況下。
就算他們不願相信縣尊的謀劃,但在孫泉陳述厲害之後,他們也應當能夠做出正確的抉擇。
生死之前,沒有人會想不明白厲害關係,什麼故土難離,就更是無稽之談。
除非,他們篤信自己不會死。
“一開始,我們急於行軍,所以沒有細查。
但後來,每至一處山村,其中的老人都支支吾吾,不願離開故土,我便覺察出了不對。”
孫泉吐氣道:“在尋了一些樵夫親眷,於急行軍中,漸漸相信我們所行是真個救民水火之後。
他們才終於吐露出了真相。
原來獸潮雖然是今日才發動,可早在數日之前,八百里大青山深處,就已然有人開始散播山君甦醒的訊息。
並且告知他們,在獸潮之中,唯有供奉山君神像,方能夠免於獸潮侵擾之苦。”
供奉山君神像,方能免於獸潮侵擾之苦?
陸青陽聞言也是不由地眉頭一挑,而孫泉也順勢將一尊下山猛虎木雕取出。
“陸哥兒你看,就是這木雕了。”
陸青陽放眼望去,這木雕做工精細,雖不說是大家之作,但放到縣城之中,也是能賣個幾錢銀子的。
“這樣的木雕,人手一個?”
陸青陽望向孫泉,對方當即頷首道:“正是如此,那傳播訊息之人,挨家挨戶走訪,不說人手一個,卻也是每戶皆贈。
若非做功精細至此,這等無稽之談,或許那些山民老早就將這些木雕扔掉了。
而在留存這山君神像之後,今朝獸潮如期爆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