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壯丁。”
陸青陽張了張嘴,髒話險些就要噴出來了。
是,黎縣共有十萬戶,一戶合該有三五口人,三萬人似乎只是其中十分之一。
可問題是,這是壯丁啊。
一般而言,只有年齡十四以上至四十以下,才能稱之為壯丁。
在任何一戶之中,這都是絕對的勞動力,是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
在有些家庭之中,更是堪稱頂樑柱一般的存在。
像是陸青陽所在的陸家村,你的地位高低,其實就是由家中幾名壯丁決定的。
少了三萬的壯丁,至少會讓一半的家庭返貧,甚至於有些家庭會直接活不下去,全家只能勉力支撐。
這是動輒影響整個黎縣十年局勢的一股有生力量,就這麼被抽調走了?
“所以,縣尊的意思是,掃蕩大青山匪寇,以匪寇抵徭役嗎?”
陸青陽知曉,縣尊之所以能為縣尊,是因為他能夠掌控一縣之地所有生民以為己用的權力。
生民愈多,則自能將之捧高到越高的位置。
而若是一縣之地倏忽之間抽調三萬壯丁以為己用,黎縣十年之內勢必一蹶不振,而孟應殊這位黎縣縣尊同樣也會失去極多的供養。
相較之下,八百里大青山之中的匪寇,不服王化,本身就不在黎縣縣尊的統轄之下。
若是能夠以這群強人來抵扣壯丁之數,對孟應殊這位黎縣縣尊而言,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陸兄果然聰慧。”
李明德頷首道:“的確如此,縣尊盡起衙役縣兵捉刀人,就是要行犁庭掃穴之事,徹底清掃八百里大青山。
偌大的八百里大青山之中,有五七千之數的匪寇,算上他們的家眷,也能抵扣萬數壯丁。”
“這話又是從何說起。”
陸青陽有些奇怪:“既是家眷,便是老弱婦孺之流了。
若是壯丁,匪寇自會充實自身力量。
這又如何能夠抵扣壯丁?”
“陸兄有所不知。”
李明德搖頭道:“若是以往的勞役兵役,自然是隻用壯丁方能行事。
但今朝,陛下南巡,於各地修建行宮。
除卻搬運石材的勞工之外,自然也需要女流之輩充實行宮。
還有那沿河千里以供驅策的民夫,除卻必要情況下,用以疏通河道的勞工滋味。
剩餘之人其用無外乎就是簞食壺漿,以供王用。
這些人其實老弱婦孺也能驅策,而且折損之比例,還會遠遜色於勞工。
當然了,也不可能真個只要老弱婦孺而不要勞工,是以雖然可以以老弱婦孺來衝抵壯丁之數。
但一名壯丁的數額,而卻要兩名老弱婦孺才能夠頂上。”
“原來如此。”
陸青陽聞言面上雖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可在清楚老弱婦孺也能抵充勞役壯丁之後,他心中卻是翻起了波瀾。
想當初,他出陸家村入縣城,不就是為了查明那位竇大當家擒下陸信,行引民出村之事背後的隱情。
只是本想入柴市,讓那位曲大東家助力一番,卻引出了此後諸事,這才暫且擱淺。
可如今,驚聞這徵召勞役,也可以老弱婦孺抵充之後,他卻有了別的猜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