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他太穩重了

第82章 78搶手人才徐永生(第八更!)

當然,浩然刀和破陣刀的事不急於一時,徐永生還要置辦兵器。

大乾皇朝風氣尚武開放不假,但也不是任何事都完全不管。

民間找刀劍槍棍甚至弓矢不難,可是鎧甲、強弩以及陌刀等大型長兵器重兵器就不那麼好找了。

在聽羅毅、林成煊再多介紹一些相關情況後,徐永生將自己七品階段仁、義、禮的修行次序也一起定下。

首先是第三枚“仁”之玉璧,不僅是因為“仁”之玉璧攢多了利於另外兩相的修行可以更快,同樣也因為成儒家武者第三次“仁”的相關歷練比較費時間:

要求儒家武者積累完滿,成就第三枚“仁”之玉璧後,需開辦義塾,也就是開辦私塾但不收取分文,為過半蒙童授課滿一年時間,輯錄《稚子問》百條。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比較費時的歷練。

相關儒家歷練各有玄機,倒不是隨著層數增多,便越來越費時。

例如第一方“信”之印章的歷練需要為別人守密一年,但第二方“信”之印章的歷練就只需要依承諾在鄰里離開後代其守門戶三日無可失就行。

論時間後者無疑比前者短得多,但卻不好說是更加簡單。

畢竟,代人守門,便可能面對別人闖門的可能,擋不擋得住是件很難講的事……

不過回到徐永生眼下情況,第三層“仁”的歷練肯定比第一層“禮”和第二層“義”消耗時間。

哪怕第一組“禮”之編鐘的歷練正好是要求主持一場完整十個以上稚童拜師禮無疏漏,依禮而行。

雖說一個是十人一個是百人,但雙方正好連在一起,先給稚童開蒙,再給蒙童授課。

而對徐永生來說,早就有輔助第一層“禮”修煉的紫銅爵,再有三枚“仁”之玉璧,很快便可以修成第一組“禮”之編鐘。

主持相關開蒙禮,則可以拜託學宮,預先進行組織安排。

有一說一,上百蒙童也不是那麼隨便就好找的。

對很多人來說,相較於一年授課時間,湊人頭才是大難點。

這樣一來,次序也就很明顯了。

第三枚“仁”之玉璧後,是第一組“禮”之編鐘,最後第二把“義”之古劍。

有學宮幫忙安排,于徐永生而言自然是省了大力氣,因此他將自己的安排如實相告。

“先修持第三枚‘仁’之玉璧的話……”羅毅聽後,微微點頭,當即提筆寫了張條子,交給徐永生和林成煊。

“謝過司業。”徐永生看了下,乃是特批從典簿廳調取一種名為襄德玉的寶物供他使用。

入學宮一年,平日裡典籍廳書閣中的書看了不少,徐永生現在很多事都有數了。

例如,輔助儒家武者加速積累溫養五常之仁的寶物,絕大部分都以玉為名。

輔助修煉第一層“仁”的草青玉,輔助修煉第二層“仁”的瑞年玉,也包括現在輔助第三層“仁”的襄德玉。

而類似銀紅血之類多半與各種奇金有關的靈物,則是輔助加速積累溫養五常之義。

儒家修行相關多年積累下來,凡此種種,不勝列舉。

但也同樣因為多年消耗,所以很多東西日漸稀少,尤其是民間難得一見。

東都學宮這裡倒是有不少積累,是個標準的大戶。

有關神秘書冊內容,以及三尖兩刃刀兵神兵圖帶來的文武雙全戰鬥力增幅,徐永生儘量保守秘密,而對於自身修為進步速度,他沒有跟羅毅、林成煊、王闡他們隱瞞,學宮待遇和資源正是原因之一,同神秘書冊的諦聽圖配合,互相促進,一步快之後好爭取步步快。

從學宮得到襄德玉後,徐永生繼續專心修煉。

臨近年考前,他當面見到新的太學博士燕德。

見面地點乾脆就在羅毅辦公的房內。

“難得俊傑啊。”燕德笑容滿面,先褒獎徐永生一番:“太學裡毫無疑問的尖子,只有國子學那邊才有少數可相提並論者。”

他轉而望向羅毅:“司業,規章宜立不宜廢,這個麒麟兒你可一定要留給我們太學,至少一年,不能現在就拔到國子學去!”

他又轉頭看向徐永生,笑道:“當然,怎麼都不會耽擱你修行,私底下咱們破例無妨。”

羅毅手掌摩挲桌上玉鎮紙:“玉璋兄把正反話都說完了,讓我還說什麼好?

你要是這麼說的話,我有一言。”

燕德燕玉璋轉頭看過來:“哦?”

羅毅衝著博士廳林成煊公房的方向點了點:“四門學的溫明兄教導下,此子可以跳過太學直升國子學。

如今入了玉璋兄的太學,同是一年時間,玉璋兄能不能讓他索性明年出師畢業,連升國子學都直接免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