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他太穩重了

第75章 71神秘書冊第二頁,神兵圖(第一更求

徐永生進了書閣後,壓根沒往裡走。

他第一步踏入書閣門口時便隨時準備後退,見安然無恙方才放下一半心,然後便直接停在書閣大門背後,脫離鄭世光視線後,展開自己的白翳綾,開始安靜待著不動。

不知道曹靜什麼時候回來,不知道外面動亂什麼時候結束,于徐永生而言,心下還是略微有些焦躁。

但在錯失機會和茫然冒進之間,他還是選擇了先謹慎地穩一手。

原因無它,徐郎君感覺鄭世光沒安好心。

不過待在書閣門口一段時間後,始終安然無恙,徐永生心中隱約有了些猜測。

事情可能跟太學博士曹靜從書閣四樓帶走那《文皇帝圖譜》有關。

因為對方這個動作,導致書閣內一些防禦禁制甚至是危險機關失效。

而鄭世光對此並不知情,仍以為能挖個坑給他跳。

不過,雖然徐永生已經有猜測和懷疑,但他還是耐心多等了一會兒。

結果鄭世光按耐不住,也進了書閣。

其人洞察、感知雖敏銳,但徐永生當前遮著白翳綾安靜不動,自是不會暴露。

於是他反過來目送鄭世光左顧右盼小心翼翼進入書閣後沒在一樓多停留,便直奔樓上而去。

徐永生見狀,又稍等片刻,然後收了白翳綾,觀察一番書閣外,然後忍著腳下越來越明顯的震動,也向樓上走去。

他小心提防別被鄭世光反其道行之在二樓埋伏。

結果發現這次是自己跟空氣鬥智鬥勇了,鄭世光並未在二樓停留。

對方同樣有巡視三樓順便看書的資格,照這樣看,眼下應該是感到機會難得,奔著平時學生無法進入的書閣四樓去了。

徐永生暫且不理會對方,循著自己腦海中神秘書冊的感應,開始在書閣二樓仔細尋找。

相較於以往,今晚銀光指引果然清晰精準許多。

徐永生很快在一面擺放雜書的書架上找到自己的目標。

並非古籍,而是大乾皇朝開國初期印製的一冊書卷,從外觀到書名全都再普通不過。

其名為,《蜀中聖水志》。

可是當徐永生手指觸及這卷閒書,他腦海中神秘書冊銀光大作的同時再生新變化。

茫茫銀光中,絲絲縷縷金色迸發,細微卻奪目。

徐永生見狀,便打算先將書帶走,等以後研究妥當後再歸還。

豈料竟然極為沉重,八品武者無法將之拿起。

這肯定不是這本書原本的狀態,否則再是不起眼閒書,長時間以來也肯定會被人發現異樣。

眼下,怕是它跟徐永生,或者說跟徐永生腦海中那神秘書冊的雙向奔赴。

只有徐永生髮現其異樣。

也只有落在徐永生手裡,它才如此特殊,以至於八品武者居然無法將之從書架上拿起。

徐永生甚至嘗試動了動書架,居然連書架也無法移動了。

照這樣看來,多半是與學宮典籍廳這裡的地脈靈氣相關。

哪怕外表再不像,這次我應該是找對了……徐永生心道。

既然拿不走書,他索性以白翳綾遮蔽二樓書閣這一角,然後就地在書架上翻開這本《蜀中聖水志》。

和這本書的外觀、書名一樣,書的內容文字乍一看,也沒有出奇的地方。

但徐永生讀得很慢,若有所思。

這本書志大約是記載了乾朝開國早期,蜀中一帶各種水利、地質、民俗、祭祀方面的記載,看起來是很普通的文獻資料。

從歷史、人文角度來說或許有可取之處,但更應該收藏於修文國子監或者崇文館等專門收藏書籍的地方。

在武學宮,這本《蜀中聖水志》算是標準雜書,難怪上不得三樓、四樓,便是擺在二樓這裡都有些純粹用來填充書庫的感覺。

但當徐永生翻到書裡一則文字,記載昔年大乾皇朝太宗文皇帝下詔在蜀中灌口立二郎廟祭祀之事,他忽然心神一震。

倒不是因為看到二郎神相關字樣。

而是眼下徐永生翻閱《蜀中聖水志》上這一段相關記載時,他腦海中閃動銀光的神秘書冊第二頁上,流露出的虛幻絲絲金光,像是經由他手,來到現實世界,流入《蜀中聖水志》中。

那原本看上去再普通不過的《蜀中聖水志》竟然開始閃爍些微金光。

而受此影響,徐永生腦海中神秘書冊周圍的銀光,也漸漸開始轉化為金色。

徐永生眼前開始有不同的虛幻人像浮現,層層迭迭。

有相對古樸的男子,在興修水利。

有衣著風格近似大乾皇朝的男子,手持近似陌刀的斬馬劍,於江河間斬殺蛟龍。

有徐永生在藍星時非常熟悉,但在這大乾皇朝還未見過的二郎神立繪,額生三目,手持三尖兩刃刀,足邊跟著細犬。

三張圖畫重迭在一起,起起落落,分分合合。

彷彿有時光的長河貫通了過去、現在、未來,又穿越重重虛空來到徐永生面前。

而那三幅畫面,終於開始漸漸趨於一體,共同著落在他腦海中虛幻的神秘書冊上。

如此過程,非一蹴而就,乃是慢慢轉化。

而與此同時,徐永生目視《蜀中聖水志》,竟彷彿透過書頁,目睹另一番景象:

夜空中,燈火晦暗許多,但天地間風雷激盪,龐大的三十六諸天樞紐柱竟彷彿風中枝丫,不停搖晃。

這是……皇城外那邊正在大戰的景象?

徐永生心中有所悟,但不確定自己能看見如此景象的原因。

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視角在不停晃動變化。

這感覺,簡直像是以前藍星看一些第一人稱的攝影拍攝或者實時畫面。

直到視角穩固,彷彿“鏡頭”被擺放在某個地方,徐永生分明在畫面一角看到半個身影近在咫尺,一閃而過。

那是太學博士曹靜!

方才是她帶著“攝像機”移動,現在則專門擺放好。

所以……這“鏡頭”是被她從書閣四樓帶走的《文皇帝圖譜》?

徐永生恍然。

這倒是對上了,先前正是曹靜帶著《文皇帝圖譜》離開典籍廳書閣,他腦海中的感應才陡然變強,從而找出《蜀中聖水志》。

一個在四樓一個在二樓,但這兩本書之間存在聯絡。

眼下再有山河地脈靈氣動盪相通,竟然將《文皇帝圖譜》所在皇城南廣場上的畫面,傳遞到學宮典籍廳內的徐永生眼前,令他一時間彷彿身臨其境。

腦海中神秘書冊周圍銀光漸漸變作金色,第二頁顫顫巍巍即將翻開。

事已至此,徐永生索性按耐心情,靜觀三十六諸天樞紐柱那邊的情形。

曹靜所作所為在圖什麼,或許在那邊也能找到答案。

“鏡頭”提供的視野還算廣闊。

而徐永生第一眼就先能看到,巨大金屬柱的底座鐵山,此刻已經崩裂,從中有大量耀眼但紛亂的流光不斷迸發。

距離鐵山不遠處,已經東倒西歪或死或傷躺了一片人,便是還有命在的,也都奄奄一息。

人群中唯一尚還能勉力支撐的人,只有一個身著明黃錦衣的青年男子,正是督造那三十六諸天樞紐柱的皇四子晉王秦元。

只是晉王秦元當前也極為狼狽,滿臉血汙,頭髮完全披散開來。

但他仍然堅持立在原地不動,口中似在不斷頌念著什麼。

《蜀中聖水志》顯現者只有光影畫面,徐永生耳中未聽見聲音。

但透過腦海中神秘書冊與之聯絡,他腦海裡卻憑空出現話語聲。

狼狽不堪的晉王殿下,當前分明還在堅持維繫祭禮的程序。

他五官七竅這時分明都開始溢血,面上神情更是掙扎痛苦,但目光仍堅定。

徐永生確定不是自己的錯覺,“畫面”中的晉王秦元雖然眼眶溢血,但雙瞳目光卻開始越來越明亮,周身上下也有雄渾浩然文華氣激盪。

……他在透過今夜這場祭禮,完成某種儒家修行歷練?

看模樣,多半是五常之禮相關歷練,只是不確定是第幾組“禮”之編鐘相關。

但晉王秦元顯然對此極為看重無疑,視頭頂上空激烈大戰於不顧,也要強行堅持。

但祭禮受到北聖武隱衝擊,整個東都地脈紊亂震盪的情況下,主持祭禮的晉王自然受到劇烈衝擊和反噬,受傷不輕。

而在更靠近三十六諸天樞紐柱的位置,一身華貴禮服的凰陽公主秦真,則直接伸手,扶住那搖搖欲墜不斷晃動的金屬柱,看起來在幫助晉王秦元堅持到祭禮徹底結束。

她不是祭禮主持者,雖然直接匡扶金屬柱,但不受反噬衝擊,雖也有些狼狽,情形比晉王秦元要好得多。

其人釵髻偏斜,但面容堅毅,反而流露出不讓鬚眉的英武之色,視線更多注視上方天空中激盪的風雲戰場。

只是上方戰場情形不容樂觀。

正當凰陽公主秦真抬頭向上望之際,一個巨大黑影突然從高空失控滑落,斜斜撞在高聳的三十六諸天樞紐柱頂端。

赫然是東都留守尉遲淵馴養的那頭巨鷹,但現在已經斷了氣息。

被這一撞,巨大金屬柱更加搖晃,歪斜欲倒,秦真、秦元姐弟拼盡全力方才勉強支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