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陀林.獅駝嶺.”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佛門正宗無上觀想法門,”
“大雪山西域的這群大喇嘛,完完全全就是走了一條錯誤的佛魔之路。”
李希君望著眼前的景象,不由得發出感慨。
“幸好,我修煉的《無生老母降世經》有所指引,不然,我也要錯過這佛門正統了。”
他上前在仔細的觀摩這幅觀想圖,並深深記下後,
開始從那副高僧西行獅駝嶺的景象,轉移到了另一邊的經文上。
最先開頭的是這一無上觀想法的真名:
————《玄奘西行渡厄圖》
當李希君看到了‘玄奘’二字的瞬間,
饒是他的心中早有準備,卻也是不由得心神一顫。
“竟然真是那位玄奘大法師。”
之前李希君看到那獅駝嶺的三妖時就察覺到了熟悉之感,心中有所聯想。
如今真正看到了這玄奘法師的名諱之後,更是確定了這個無上觀想法的佛門正統。
“這個世界裡可是沒有齊天大聖的,也就是說,玄奘法師一人西行便渡化了一路上的種種妖魔,踏平了這三妖盤踞的獅駝嶺,後取得真經傳播於世間?”
李希君腦海裡不由得回想起了幾句‘大威天龍’的經典聲音。
這讓他連忙搖了搖頭,將這些遐想盡數驅散,
開始繼續專注的向石壁下面的無上觀想法經文看去。
“如是我觀:”
“獅駝非山,白骨非障;”
“三妖乃心魔,袈裟即慈航。”
“——照見五蘊皆厄,度一切怖畏苦。”
對味了!
相比於開篇引用西王母神話,顯得有些離奇的《無生老母降世經》,
這開篇明顯是化用了心經思想的《玄奘西行渡厄圖》,十分符合寶卷開篇引用或化用佛家經典的開篇語句以顯莊重的定式。
這個佛門無上觀想法開篇就化用《心經》框架,直接了當點明“魔山即心山”的觀想真髓。
李希君看著這無比正統的佛家法門,心情更是期待的逐字逐句的閱讀下去。
“顱作峰巒筋作藤,人皮為幡血為風;
此間本是菩提地,顛倒只因目未睜!”
李希君的識海之中,自然而然的開始勾勒《玄奘西行渡厄圖》中獅駝嶺上的場景:
青獅嚼骨聲如悶雷,白象卷人皮若戲幡,大鵬啄目似摘果。
“破碎袈裟裹赤足,錫杖點地裂焦土;
莫問前路幾多骸,且聽足下金鈴渡!”
遠處求道之路上的玄奘法師,穿過了那一路的風雪雷雨,森林戈壁,雪山荒漠,踏過這一路種種劫難與妖魔,抵達到了這白骨累累鋪就的獅駝嶺山路之上。
“青獅吼破貪天膽,白象踏碎嗔海城;
大鵬啄穿痴愚膜——妖風過處佛性生!”
那盤踞獅駝嶺上的三妖撲向玄奘瞬間,這位大法師卻是雙手合十,誦唸《心經》字字佛語化作離體飛旋的金色佛光:
“色不異空”化金鎖鏈纏青獅,“無無明盡”四字變紅蓮火焚白象,“究竟涅槃”四字作甘露雨淋大鵬。
“踏盡屍山非為佛,身渡血海豈求功?
回首但看獅駝嶺,十萬骸骨化青松!”
自始至終,都沒有在意這獅駝嶺三妖的玄奘法師,踏過白骨屍骸,穿過屍林,腳步沒有一絲遲疑的登上了這好似地獄圖繪的獅駝嶺山峰之上。
隨著他口中佛號一宣,白骨骷髏之上生出刻有無數金剛經文的般若竹林。
血海池水變得清澈如靈泉,其上開出千層佛光寶蓮,
那獅駝嶺三妖卻是被無量光籠罩化作此山之石。
見此種種,
外界早已度過無數日夜的李希君,
忽的伸出右手似是摘花,面帶微笑,安詳寧靜。
“原來如此.”
“貪念起時觀獅嚼金丹,嗔心發處見象踏山河,痴障現前聽鵬食孩童!以魔為鏡,方照真如。“
“金鍊鎮貪,紅蓮焚嗔,甘霖醒痴.此為玄奘禪師渡厄之心。“
或許是因為修煉了《無聲老母降世經》早已是出竅真人修為的緣故,
或者李希君自己走了西域這一遭,觀世間種種心境無比契合這觀想法,
亦或者他本身就很適合佛門的功法的修煉天賦,
幾乎在明悟的瞬間,
李希君便輕易洞察這篇佛門無上觀想法之真意,
熟練度隨著他每次一觀想都在不斷暴漲。
【你的《玄奘西行渡厄圖》觀想法,由入門0%提升至入門90%。】
【你的《玄奘西行渡厄圖》觀想法,由入門90%提升至熟練30%。】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