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知否:執掌天下

第32章 終非久安之計

趙晗凝神靜思,眉頭微蹙,片刻後,胸中漸有丘壑,執筆揮毫:

臣謹對:當今西北二邊,契丹、西夏交侵,朝廷歲賜金帛,而邊患未息,此誠社稷之深憂也。

臣以為欲固疆圉、紓國用,當以修內政、強兵備、絕虛耗、擇良將為先,而不可專恃金帛以苟安。

謹陳四策如下。

一:修內政以固根本,國用不足,邊費浩繁,實由內政未修。

今州縣賦稅不均,豪強兼併,小民流離,倉廩虛耗。宜嚴考課、汰冗官、均田賦,使民力得舒,國庫充盈。

又當廣開言路,拔擢賢才,使吏治清明,則財用自足,邊餉可繼。

二:嚴武備以懾敵,今邊軍多疲弱,器械不精,故虜騎輕犯……

三:絕歲賜以杜貪慾……

四:擇良將以守要害……

文思如泉湧,趙晗越寫越順,筆鋒轉折間如有神助。

轉眼兩個時辰過去,洋洋灑灑數千言已躍然紙上。

號舍外,陽光正好,一縷金輝穿過屋簷的縫隙斜斜地灑在考卷上。

抬手擦去額頭上細密的汗珠,趙晗繼續執筆:

《孫子》雲: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昔漢文帝蓄力養民,終制匈奴,唐太宗先強內政,後服四夷。

今當以內修政事為本,外慎兵革為輔,使國富兵強,則二虜自懾。

若專恃金帛,終非久安之計。

伏惟官家留神省察,天下幸甚!

酉正時分,暮鼓聲如約而至,沉沉迴盪在貢院內外。

最後一天的會試終於到了尾聲,幾名考官手持銅鑼,沿著號舍,高呼“納卷——”

疲憊不堪的舉子們紛紛閣下筆,彌封官們手腳麻利的將考卷們糊名、鈐印,再將沉甸甸的卷箱逐一上完鎖,抬進謄錄院。

為了避免在考試和閱卷過程中出現行賄考官的現象,大周實行了鎖闈制度。

主考官、閱卷官、對讀官、謄錄手、彌封官等一眾官員自打受命後就要一直待在貢院,直到名次排定好,張榜公佈了才能開啟貢院的門,放考官們回家。

暮色四合,貢院大門緩緩開啟,舉子們三五成群,踏著殘陽魚貫而出。

有人神色自若,談笑間已勝券在握,有人步履緩慢,仍舊在沉吟著破題之句,更有些心力交瘁,身體孱弱者,需要人攙扶著方能行走。

趙晗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號舍,輕輕吐出一口濁氣。

拎上考籃,徑直往大門的方向走去。

前腳剛踏出貢院,幾道熟悉的聲音穿透嘈雜人聲,飄入耳中。

“趙家哥哥!”

“趙兄!”

“賢侄!”

“哥兒!”

趙晗側目看去,見長青一身書童裝扮立在最前面,臉上寫滿了關切。

淑蘭溫婉恬靜的站在盛維身後,品蘭墊著腳,不停的向趙晗招手示意。

四周有不少姑娘跟著父母親來接兄長回家,她們大都像淑蘭這般靜靜等候,時而和身旁女使低語幾句。

像品蘭這般跳脫的,實在少之又少。

顧廷燁抱著胳膊和石頭一同靠在拴馬石上,嘴角帶著笑意。

待走近後,品蘭眯起眼睛,活像只狡黠的小狐狸,將趙晗從頭到腳細細打量了一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