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

看完整封信,朱元璋沉默了許久。

對於最後那個‘孔孟為本,管荀為用’的觀點,他並沒有太深的感觸。

作為從草根走出來的皇帝,他內心對什麼傢什麼子都無所謂。

能治理好國家的才是好東西。

尤其是他本人對孟子思想很是反感,對於推崇孟子的觀點自然不太喜歡。

相比起這個觀點,他反而更喜歡馬鈺對管子和孔子的評價。

管子是執政者,是實用主義者,一切以治國為目的,其他的都是工具。

孔子及其門徒是學者,是理想主義者,將大道理視為一切,認為大道得彰世界自然大治。

他認為這個評價可謂是道盡了儒家的本質。

但……

朱元璋心中默默的想到。

儒家的忠孝仁義是治國必須的東西,咱還是得用儒家。

已經不少人給咱提議,要求恢復科舉。

科舉總得有個標準參考,咱本來想將朱熹的四書集註,作為科舉唯一標準。

看來這個考慮有失偏頗。

弄一群只會之乎者也的腐儒,如何能將國家治理好。

還是得弄幾套實用性比較強的典籍才好。

至於要不要用管子和荀子的思想,此事還有待商榷。

以上種種,可見這個馬鈺不是那種只會死讀書的人,確實有點才華。

難怪妹子會寫這封信。

如此大才輕易處死確實太可惜了。

而且他的學問都已經如此淵博,他的長輩又該高明到什麼程度?

簡直不敢想。

如果因此惡了他的長輩,那才是真正的損失。

再想起馬皇后信上所寫,因為剛到應天就被冤枉入獄身陷死地,那馬鈺對大明有很深的成見。

雖然在朱標的勸說下有所改觀,但還是頗有微詞。

一想到這裡,朱元璋眼睛裡就露出森冷的殺意。

差點就讓我大明損失一名治國大才,該殺。

一旁守門的趙二虎不禁打了個冷顫,壞了,陛下生氣了。

朱元璋可沒空理會自己的禁衛首領,心中還在盤算,如何處置那些貪官汙吏。

必須要重重懲處。

等咱回去全部剝皮萱草,咱倒要看看是你們皮厚不怕死,還是咱的刀鋒利。

想到這裡,他再次將關於大明律的奏疏取了出來,在上面加了幾段話。

官員貪腐超過六十兩,不論身份地位一律處死。

並根據貪腐的多少以及其他情節,還設定了杖斃、斬首、腰斬、凌遲、剝皮萱草等刑罰。

至於抄家流放、夷三族等等,那都是套餐,一樣都少不了。

一口氣將這些寫完,他心中才舒服了一些。

以前都是你們這些當官的用律法殘害百姓,今天咱就反其道而行之。

百姓和官吏使用兩種刑罰,百姓只要不造反,刑罰就按照儒家要求的慎行思想走。

至於官吏,朱元璋露出白森森的牙齒。

這些被廢除的肉刑全部給你們安排上,看你們還敢不敢貪髒枉法。

越想朱元璋心裡就越是痛快,臉上不自覺的浮出笑容。

只是在趙二虎眼裡,這笑容太恐怖太滲人了,他嚇的兩腿都有些發軟。

將這份二次批覆過的奏疏放進密匣裡,朱元璋才再次拿起馬皇后的信。

作為夫妻他太瞭解馬皇后了,既然寫了這封信,那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希望能赦免馬鈺,並加以重用。

朱元璋也是認同她的意見的,但他覺得就這樣放了太過草率。

一來馬鈺對大明心懷怨憤,就這樣放出來,誰知道願不願意為大明所用。

二來也要確認他的真實水平,才好知道給他什麼樣的待遇。

三來也得想一個合適的理由,找個合適的機會,才能將他放出來。

畢竟這是大明立國以來第一樁冒充皇親的案子,天下人都盯著呢。

如果就這樣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皇家的威嚴何在?

想到這裡,他就給馬皇后寫了回信。

不過最開始並沒有說馬鈺的事情,而是將自己在開封這邊的情況,事無鉅細講了一遍。

還叮囑馬皇后不要太累,要多休息云云。

沒有一個字眼是寫思念的,但每行字無不透露著一個意思,咱想你了。

直到信的最後,他才簡單提了一嘴馬鈺。

將他好好管控起來,不要走漏了訊息。

好好探探他的底,確認他的學問在哪個水平,最好能查到他的身份。

關於赦免他的事情,一切等咱回去再說。

將一切處理好,他就將信裝在密匣,讓禁衛以八百里加急送回應天。

之後他就設宴招待了徐達和常遇春,還破例拿出了一罈酒。

“這是大夏偽帝明升進獻給咱的美酒,說是他們那裡的特產。”

“咱知道你們軍中辛苦,已經數月不曾飲酒,就特意帶了一罈給你們嚐嚐。”

常遇春看到酒罈眼睛就挪不開了:

“哈哈……還是上位最懂咱老常的喜好,今天咱們不醉不歸。”

徐達頗為意動,不過他還是很理智的道:

“謝上位恩賞,但此地剛剛平定不久,作為軍中將領我們實在不宜飲酒。”

常遇春嚷嚷道:“天德你就會杞人憂天。”

“大元最近的兵在山東呢,離這裡還有數百里,難道還能一日夜飛過來不成。”

徐達依然道:“上位在此,我們不能有任何懈怠。”

見他如此說,常遇春嘟囔了幾句,也不再提喝酒的事情。

對徐達的剋制,朱元璋很是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笑道:

“伯仁脾氣倔強誰都不服,也就只有天德你才能製得住他。”

所以他才會讓徐達節制常遇春,以免其魯莽之下壞了大事。

可以這麼說,在徐達的麾下,常遇春才是常十萬。

沒有徐達節制,他在超神和超鬼之間搖擺不定。

“放心好了,有咱在呢,你們放心的喝。”

“不過僅此一次,今後直到凱旋,不能再沾一滴酒。”

徐達沒有再堅持,感激的道:“謝上位恩典,那我就不客氣了。”

常遇春大喜,連忙將酒罈拿過來,一巴掌拍開封泥,頓時一股酒香撲鼻而來。

他深深吸了口氣,大叫道:“好酒,好酒啊。”

徐達也喉頭滾動,酒香濃郁,餘味悠長,他的酒蟲也被勾出來了。

朱元璋笑著介紹道:“據大夏的使者所言,此酒是用四川瀘州一座甘泉的水釀製而成。”

“也只有那道泉才能釀出如此美酒,同樣的釀製方法,換個地方取水就沒有這般好喝。”

常遇春連連點頭,說道:“釀酒就是如此,哪怕是相鄰的兩道泉,釀出來的酒味道就是不一樣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