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得空正想休息一會兒,就見一名內侍急匆匆的跑過來。
說宋先生和太子起了爭執。
馬皇后不禁一愣,然後臉上露出怒意。
不是針對宋濂的,而是對朱標的,小小年紀竟然不尊師長。
她內心對宋濂這位當世第一名儒,還是非常尊重的。
而且大明也需要用宋濂,來拉攏天下的讀書人。
關鍵是,宋濂確實是真儒,不光是嘴上講大道理,還身體力行的去踐行自己的道。
所以,聽到朱標和他起衝突,她第一反應就是朱標犯錯了。
仔細追問之下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心中非常的無奈,又是因為這個馬鈺。
應天府大牢裡,正和朱樉吹牛皮的馬鈺並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背了一口黑鍋。
且說馬皇后這邊。
得知事情經過,她並沒有如朱標那樣生氣,反而非常理解宋濂為何如此生氣。
這就和你跑到道士面前逮著佛祖一通猛吹,人家不打死你都算是氣度寬宏了。
與對錯無關,純屬立場問題。
自己這個兒子還是太年輕了,都不知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道理嗎。
當然,她也並不覺的自己的兒子有錯,這幾天她也同樣在看管荀之書,收穫非常大。
對馬鈺的‘本用’觀點也就愈加認同。
兒子作為儲君,讀治國之策是理所應當的。
不過現在問題已經出來了,該怎麼解決呢。
一個解決不好,宋濂出宮說點什麼,恐怕會影響太子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啊。
正頭疼的時候,內侍來報宋濂求見。
馬皇后連忙讓他進來,並且還親自站起來迎接。
宋濂大為感動,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然後……皇上和皇后如此待我,我必須要把太子教好。
本來還有些猶豫的他,立即堅定了決心。
將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
如何發現太子學業鬆弛,為何要考核,準備怎麼勸誡。
然後中間發生的意外,以及兩人起紛爭的原因。
他沒有替自己說話,也沒有往朱標身上推卸責任,很中肯的將經過說了一遍。
甚至還幾次請罪:“因激憤衝撞了太子,請娘娘責罰。”
馬皇后能說啥,只能安撫他說,你是老師教育弟子是應當的云云。
哪怕到了最後,宋濂也不認為朱標本身有問題,而且也沒有告他的狀。
太子以往表現的尊師重道,今日這般定然是有小人誘惑,希望皇后能明察秋毫,將此等奸佞給揪出來。
他越是如此,馬皇后反而不好處理。
只能安撫道:“宋先生莫要生氣,此事我已知曉,馬上就派人調查。”
接著她話鋒一轉道:“我也看過管荀之書,其法確有經世致用之能。”
“太子作為儲君,遍閱百家取其長而用之,乃正道也。”
“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先生本應支援,為何要反對呢?”
宋濂認真的說道:“非是老夫不讓太子閱覽百家典籍,而是時機未到也。”
“本心已固,再觀百家之學,方能起到攻玉之效。”
“若本心未固,就貿然去學習其它學派,很容易會受到影響陷入魔道。”
“今太子年幼,業不精深本心未固,故老臣才不讓其亂讀書。”
“今日太子能說出‘孔孟為本,管荀為用’,就已經可見端倪。”
“請娘娘早日查出蠱惑太子的奸佞,否則悔之晚矣。”
馬皇后露出所有所思的表情,宋濂這話說的非常中肯,她本人也是認同的。
可自己的切身體會,又讓她覺得馬鈺的話也沒有問題。
那麼到底該信誰的,又該怎麼做呢?
一時間她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這時她不禁想起了朱元璋,不行,等會兒就寫信讓他趕緊回來。
這邊的事兒關係著大明的未來,可比開封那邊重要太多了。
更何況既然明知開封已經不適合當都城,繼續在那裡待下去也沒什麼必要了。
還是趕緊回來,將這事兒給處理好吧。
只是就算朱元璋立即出發,也不是三五日就能到達的,宋濂這邊卻必須現在就安撫好。
想到這裡,她裝作認同的道:
“宋先生言之有理,你放心我馬上就派人去查。”
“至於太子那邊……等會兒我會親自管教他,給宋先生一個交代。”
宋濂卻並沒有應下,反而說道:
“娘娘不可,太子是君,我是臣。”
“豈有為了臣,而責備君的道理。”
“況且太子年幼,只是一時行差,可安撫勸誡之。”
“若責備太過,恐適得其反也。”
馬皇后心中有些愧疚,欺騙這樣的真儒,壓力實在很大啊。
不過沒辦法,現在她也只能如此。
又是一通交流,宋濂才告退離開。
馬皇后長長鬆了口氣,然後命人將朱標喊了過來。
見面之後,她表情很是嚴厲,指出朱標的兩個不足:
其一,宋濂乃師長也,尊師重道人之根本,你不應該與他起衝突。
哪怕對他的話有意見,也不能當面與其爭執。
可以私下討論,討論不出結果,你該幹啥就幹啥,不要當面撩撥他就行。
其二就是不懂的因人制宜。
“正所謂,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於要。”
“宋先生乃孔孟門徒,你當著他的面稱讚管荀,他如何能不生氣?”
“將來執政亦是如此,對不同的人要採用不同的策略。”
“若學不會這一點,是無法讓群臣信服的。”
朱標恭敬的道:“是,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明日就與宋先生道歉。”
“以後不會在他面前提管荀之事。”
馬皇后搖頭道:“你看,又非此即彼了。不是不能談,而是不能在他面前過於推崇管荀。”
朱標若有所思的道:“我懂了,謝母親教誨。”
馬皇后很是欣慰,但接著她又說道:
“不過今天的事情,倒是讓我產生了一個想法。”
朱標好奇的問道:“哦?不知母親想到了什麼?”
馬皇后笑著說道:“我們不是一直想要了解馬鈺的學問有多深厚嗎。”
“你說,讓宋先生親自去見一見他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