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7章 帝王之學

朱標聽出了言外之意,連忙追問道:

“您也認同他的這個觀點嗎?”

馬皇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

“李百室是法家門人,受他的影響你爹和我也讀了許多法家典籍,其中就有管子。”

“我們治國的許多方略,正是出自管子一書。”

“荀子一書我們受理學影響並未研讀過,不敢隨意評價。”

“不過馬鈺既然敢這麼說,定然有其道理在裡面。”

朱標的心也不禁一陣亂跳,母親這話無疑是在說,這個觀點就算不全對,也是具有可操性的。

也就是說,馬鈺不光懂治國還懂帝王之學,這如何能不讓他激動。

“既然他是如此大才,是否赦免他的罪行,將他放出來?”

馬皇后頓了一下,搖搖頭說道:

“不,不急於一時,你繼續按照計劃去探他的底,確認他的學問有多深。”

“然後摸清他的來歷,至少也要了解他的性情。”

“而且事關重大,得等你爹回來才能做決定。”

朱標也反應過來,馬鈺對皇家是心懷成見的,願不願意為皇家所用還不知道呢。

確實不能直接就放出來。

得先想辦法化解他心中的怨恨。

至於馬鈺的性情……

朱標就將他勸說馬鈺不要辱罵朱元璋的事情講了一下。

“那馬鈺連死不怕,卻因為不想連累我們而改口。”

“他只是受到二弟些許恩惠就能如此,應當是個重感情之人。”

馬皇后說道:“你所言不無道理,不過事關重大還需謹慎。”

“再多觀察一下總歸是不會錯的。”

朱標微微點頭,說道:“是,我已經交代二弟了,定然能將他的秉性摸清楚。”

“如果他真如表現的這般恩怨分明,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馬皇后認同的道:“如果他恩怨分明,事情反倒是好辦了。”

母子倆又談了一會兒,就馬鈺的事情制定了一個計劃。

不外乎就是化解仇恨,以恩義結之,收下為我所用。

是的,他們已經確定要赦免馬鈺的罪行了。

因為不論他的能力高低,至少是懂一些帝王學的。

這對朱家來說太重要了,值得他們為其破例。

不過馬皇后又說道:

“具體如何對待他,還要看他有多少才能。”

說白了,給他什麼樣的待遇,還要看他自己有多大能力。

如果僅此而已,那就找個體型相似的死囚去替他死。

然後他將一身所學獻出來,自己隱姓埋名過一輩子。

如果他能力真的很出眾,那自然又會有別的相應的待遇。

對此朱標也沒有什麼意見,只覺得母親果然英明,考慮事情面面俱到。

接著,馬皇后又提筆給朱元璋寫了一封信,將馬鈺之事和盤托出。

等寫完,她將信遞給朱標道:

“你看看還有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

朱標躬身接過,打眼一看不禁有些驚訝。

馬皇后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調查的結果,還有馬鈺說的話,詳細的寫了下來。

唯一有出入的地方,就是隱去了馬鈺辱罵朱元璋之事。

也不是完全隱去,而是用了春秋筆法。

只說因為剛逃難到應天,就被貪官汙吏冤枉入獄,馬鈺對大明有誤解,幾次口放厥詞。

後經過朱標勸說就改了過來。

至於有多大誤解,放了什麼‘厥詞’,則一概不提。

朱標又不傻,自然明白母親為什麼要這麼做。

正如馬鈺在牢裡說的那樣,因為出身低,父親更看重身份。

若是給他知道馬鈺連名帶姓的辱罵他,這事兒估計不好收場。

就算在母親和自己的勸說下饒馬鈺一命,以後兩人也很難正常相處。

一筆帶過是最好的辦法。

至於父親會不會從別處得知真相……這一點朱標是不擔心的。

母親親自出手,父親是絕對不會產生一點懷疑的。

就算有人在父親面前說什麼,他也不會相信一個字,反而會認為那人在挑撥離間。

看完信,朱標笑道:“母親英明。”

馬皇后笑道:“別拍我的馬屁,信我是寫了,但馬鈺能不能活命還要看你。”

朱標疑惑的道:“我?”

馬皇后說道:“對,在你爹回來之前,化解馬鈺對大明的成見,否則後果你是知道的。”

朱標表情也凝重起來,說道:“您放心,我肯定能完成任務。”

之後母子倆再次圍繞‘孔孟、管荀’進行了交流。

畢竟,不論這個觀點是否是真理,至少是目前他們知道的,最明確的治國思路。

多研究研究,必然能有所收穫。

——

李府。

李善長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

其長子李忠得知他當著皇后的面羞辱劉伯溫,很是擔憂。

害怕此舉引起皇后的不滿。

李善長毫不在意的道:“我與皇后的關係,豈是那劉伯溫能動搖的了的?”

“更何況你以為我就沒考慮過這些?”

“上位的性情我最為了解,對違法犯罪之事深痛惡絕。”

“我提議律法從嚴,是符合上位聖心的。”

“他劉伯溫自以為有幾分才能,卻不懂揣摩聖心,胡亂建言。”

“就算我不羞辱他,上位也會敲打他。”

“我罵他,上位只會高興。”

聞言,李忠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轉移話題談起另外一件事情。

“太子今天去了應天府大牢,在那裡待了很許久才出來。”

李善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說道:

“應該是看二皇子去了,他將二皇子和常茂接出來了嗎?”

李忠搖搖頭,道:“常茂被接了出來,二皇子還在牢裡。”

李善長搖搖頭,說道:“看來娘娘的氣還沒消啊,這二皇子也確實不讓人省心。”

李忠可不敢非議皇子,小心翼翼的道:

“您看我們是否派人去牢裡探望一下二皇子?”

李善長擺擺手道:“不去,娘娘讓拱衛司把守大牢,就是明擺著告訴群臣,不要去討好二皇子。”

“我們這麼做,只會惹他不開心。”

李忠點點頭,不再說什麼。

另一邊,劉伯溫也知道了朱標去應天府大牢的事情。

他也做出了和李善長同樣的判斷,也同樣警告家人,不要去牢裡探望朱樉。

非但是他們兩個,京城很多訊息靈通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只能說,皇宮是天下最神秘的地方,但也是最沒有秘密的地方。

無數雙眼睛盯著那裡,發生了點什麼事情,立即就能被外界察覺。

因此,馬皇后才會告訴朱標,不要太頻繁去大牢。

——

與母親交談到很晚,朱標才返回東宮。

一回去就命人找來《管子》和《荀子》,準備好好研究。

幾日後,馬皇后寫的那封信,出現在了朱元璋的桌案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