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34章 震驚,震驚麻了

這天早朝,群臣早早就在宮門外等候。

群臣的站位,就可以看出目前大明朝堂的局勢。

劉伯溫身邊站滿了人,仔細看全是浙東系官吏。

但他卻並未表現的多高興,臉上掛著公式化的笑容一言不發,任由其他人高談闊論。

在浙東派旁邊站著的是江西出身的官吏,他們人數不多也比較安靜,所以並不顯眼。

與他們相對應的,就是宮門另一側的淮右派系。

只不過以前淮右派系,都會圍繞在李善長身邊。

但今天他身邊人少了許多,只有部分與他繫結很深的官吏,還堅持站在他的身邊。

大部分人都隱隱和他拉開了一定距離。

當然也有燒冷灶的,比如胡惟庸。

一來就高調的給李善長問安,並一副學生模樣請教問題。

這種態度,讓李善長非常的滿意,態度別提多和藹了。

大家都是老狐狸了,自然明白他的打算。

這讓許多升遷無門的人看到了機會,紛紛鼓起勇氣上前請安問好。

在他們想來,就是賭一次而已,贏了說不定就能更進一步,輸了大不了貶謫或者被罷官。

與收益比起來,是值得一賭的。

一時間,李善長身邊又變成了眾星拱月的態勢。

這讓他心裡更加得意,對胡惟庸也更加滿意。

就算老夫真的要退,也當舉薦小胡接替我的位置。

想到這裡,他還深深的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汪廣洋。

虧老夫當初還保舉你,真是瞎了眼。

汪廣洋自然察覺到了頂頭上司不善的目光,面上表情不變,心裡則非常不舒服。

你這眼神是什麼意思?真把我當你小弟了?

我汪廣洋能有今日,全靠自己努力,與你李善長可沒關係。

李善長挑別人毛病的時候,卻沒有發現遠處有一個人,正用仇視的目光盯著他。

楊憲摸了摸袖子裡的奏疏,暗道老匹夫,今日我非要參你不可。

勞資也不虛與委蛇了,以後就明牌和你作對,為我兄弟報仇雪恨。

事實上不只是他,發生這麼大的事情,群臣怎麼可能會毫無動作呢。

很多人袖子裡,都揣著一份或者好幾份奏疏。

但主要彈劾的事情,就兩件。

其一李善長勾結拱衛司,其二就是馬鈺的事兒。

事實上李善長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

對於自己被彈劾,他心裡早有準備,但表示完全無所謂。

老夫的地位,豈是你們這些宵小能撼動的。

至於彈劾馬鈺……就算其他人不動手,他也會動手的。

昨天從宮裡出來,他就已經給心腹傳了信。

今天若沒人彈劾馬鈺之事,那他們就得站出來衝鋒。

若有人彈劾,他們就趁機搖旗吶喊。

他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原本的世界,胡惟庸案爆發。

他弟弟李存義被查和胡惟庸勾結,朱元璋看在他的面子上赦免了李存義一家,只是發配到外地。

以朱元璋的性格,這是開了多大的後門想想都知道。

換個人早就感恩涕零,恨不得掏心窩子了。

但人李善長並不感激,反而覺得你朱元璋做的過分,竟然將我親弟弟給發配了。

然後沒有謝恩,就這麼氣槓槓的回老家了。

人李丞相是真的將自己當成皇帝合夥人兼國家半個主人了。

自覺在這件事情上受了委屈的他,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你朱元璋為了一個不知哪來的小乞丐,如此對待老夫。

這口氣老夫咽不下去,非得給你使個絆子。

就在大家各懷鬼胎,準備著朝堂上大顯身手的時候,一輛馬車來到路口停下。

從車上走下來的赫然是宋濂。

這讓眾人都有些驚訝。

要知道,這老頭之前突然告病,幾乎就沒有再露過面。

當時大家都以為他真病了,連忙去探望。

然而大多數人都被攔在了門外,少數得以見到他的人,發現老人家面色紅潤健康的不得了。

這分明是裝病。

他自己說,是學問上有所感悟,所以請假閉門鑽研。

但這話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大家更願意相信,肯定是哪裡出了什麼事情,他被迫生病。

可之後,皇帝和皇后並沒有別的表示,又讓大家一頭霧水。

所以,突然見到他來上朝,大家都很詫異。

關鍵是,他早不出來晚不出來,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來。

莫非是想摻和一腳?

李善長顯然是想到了什麼,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他身邊的人頓時就察覺到異常,心裡不禁浮想聯翩。

但不管他有什麼目的,以他的身份,大家自然不能裝作沒看見。

紛紛上前打招呼問好。

尤其是浙東一系的官吏,更是猶如看到了主心骨,呼啦就圍了上來。

宋濂並不是那種迂腐書生,知道這些人的目的。

任憑他們如何暗示,始終不做任何回應。

這讓浙東一系的官員非常的不舒服。

劉伯溫當縮頭烏龜就算了,你宋濂怎麼也慫了。

但可惜,他們什麼都做不了。

就在眾人各懷心事之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很快就到了上朝時間。

群臣紛紛站好隊,魚貫進入謹身殿大殿。

李善長自然是站在左手第一位,以彰顯其地位。

很快朱元璋在太監的引導下來到大殿,接受了群臣朝拜。

朝會正式開始。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楊憲第一個跳出來。

參李善長勾結禁衛,謀害皇子,罪不容赦,當嚴懲以儆效尤。

見有人打頭陣,其他人也紛紛跳出來彈劾,其中以浙東派系最為積極。

朱元璋心裡那叫一個舒服,但面上還是表現的非常為難:

“大明開國李相當為首功,不可能背叛咱。”

“他就是被人蠱惑才一時行差踏錯,咱已經告誡過他了。”

“而且此事真正應該處罰的,是石堅等人。”

“不但不知道規勸李相,反而藉機生事。”

“咱已經將他們都處死了,此事就作罷吧。”

這話不懂的人還覺得皇帝太過於寬容,聽懂的人則明白。

皇帝這是怕暗示的還不夠,今天又特意在朝堂強調一遍。

我不處罰李善長,但能將他的黨羽都處死,你們看著辦。

一時間許多人內心更加堅定了,與他劃清界限的想法。

李善長臉色難看,卻也只能乾站著,一句話都不能說。

楊憲等人自然不願意善罷甘休,但朱元璋根本就不給他們機會,立即就宣佈了另一件事情。

“鑑於此次事件,拱衛司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

“咱決定將其解散,從軍中遴選精銳重新組建一支親軍,名字就暫定錦衣衛。”

“諸卿以為如何?”

這個決定一宣佈,群臣的目光瞬間都看向李善長。

如果說剛才還是暗示的話,那現在就是明示了。

你不是和拱衛司勾結嗎,我直接解散重組。

李善長也沒想到朱元璋的手段竟然如此激烈,既驚且怒。

一張臉已經成了鐵青色。

楊憲等人自然大喜,紛紛讚頌陛下聖明。

組建錦衣衛的事情就此確定。

只是,若群臣知道錦衣衛真正的用處,不知道還能不能笑的出來。

事情到這一步,他們也知道,想再拿此事做文章已經不可能了。

皇帝顯然不願意徹底和李善長決裂。

繼續彈劾下去,倒黴的只會是自己。

不過他們心裡依然很高興,皇帝已經不再和之前那般信任李善長,連續出手削弱他的權力。

以後再找機會,總有將其扳倒的一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