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萬一,他還將席應珍一起綁了過來。
徒弟都這麼優秀,師父肯定也不會差。
師徒倆一起幹活效率肯定更高。
他先是詳細瞭解了道衍的學識和性情。
學問深厚,離經叛道,一心想要做一番大事業。
關鍵是,道衍內心還有對皇權的敬畏。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他就是最適合擔任這項工作的人。
當然,詳細過程有損他的顏面,所以他並沒有全部告訴朱標。
只是輕描淡寫的說,道衍咱看過了,挺合適的。
顯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朱標倒也沒有多想,而是問出了另一個問題:
“道衍大師可有改造之法?”
朱元璋搖搖頭,說道:“想要弄出比心學、理學更優秀的學問,哪有那麼容易。”
言外之意,這事兒還是得靠馬鈺。
朱標長嘆一聲:“希望表弟能平安無事吧。”
朱元璋默然不語。
在他看來,他才是最委屈的那個。
作為皇帝本應該至高無上。
你冒充皇親咱赦免了,還讓你當了皇后的從侄,蛐蛐咱也忍了。
這次你當面撕破臉,咱也只是將你關在大牢裡。
還沒說要弄死你呢,你倒是先絕食了。
現在弄的咱裡外不是人。
朱標也看出了父親的想法,心中很是無奈。
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您老人家還以為,皇帝就該至高無上啊?
如果皇帝至高無上是天經地義,就該獲得所有人的效忠。
哪還會有那麼多的傀儡皇帝,哪還會有改朝換代,您老人家又怎麼能當的上皇帝?
表弟有句話說的太對了,一切都是相互的。
天下人都認可的,才是真正的天命。
可天下人為何會認可你?是有所求的啊。
您再這麼天真下去,恐怕還要出大事兒啊。
——
第二天早朝,數十名官吏聯名彈劾馬鈺。
朱元璋心情本就不好,看到這些奏疏更加的憤怒。
尤其是當他看到,彈劾的人裡面不少是財稅問題的嫌疑人,當場就爆發了。
馬鈺是皇親國戚,且才只有十四歲,年幼心性不成熟,你們如此汙衊他是何居心?
誰再拿此事攻擊他,一律嚴懲不貸。
對於他的反應,有當官經驗的人都覺得很正常。
還是那句話,對有些人來說死牢是死牢,對有些人來說死牢是度假避難的地方。
不懂這個道理就亂彈劾的,註定要吃大虧。
李善長心裡則無比慶幸,還好沒彈劾。
否則不但得罪人,還丟人。
汪廣洋、胡惟庸等人,也同樣感到慶幸。
汪廣洋倒是還好,他現在面臨胡惟庸的挑戰,基本無暇他顧。
從頭到尾就沒想過要得罪馬鈺。
所以完全是一副旁觀心態。
主要是胡惟庸,本來他也想借這個機會做點什麼,好在皇帝面前表現一下自己。
要知道,他可是眼饞汪廣洋的位置很久了。
大明原有兩個丞相,一個是左丞相李善長,一個右丞相徐達。
朱元璋本意是讓兩人互相牽制。
但徐達壓根不接招,朱元璋也沒辦法,就把右丞相的位置給了汪廣洋。
胡惟庸想更進一步,但他上面就只剩下丞相了。
他自然不敢搶李善長的位置,那就只能搶汪廣洋的了。
胡惟庸是壓根就沒把汪廣洋當個人。
在他看來,汪廣洋也就入夥比較早,才爬到今天這個位置。
實際能力完全不如自己。
將他擠下來並不是特別難。
但現在他缺一個契機,讓自己進入朱元璋的視線。
畢竟丞相這個位置,能力大小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皇帝的想法。
皇帝將你列入考慮範圍,那你能力只要不差,就有機會上。
在皇帝心裡,你壓根就不在考慮範圍內,那麼就是能力再強也沒用。
很顯然,現在他並不在皇帝的考慮範圍內。
必須得找個機會,獲得皇帝的賞識。
只是這樣的機會不好找。
當然,他也不認為馬鈺這事兒,就能讓自己進入皇帝視野。
可有棗沒棗敲兩杆子總是沒錯的。
只是在聽到馬鈺絕食的訊息後,他敏銳的察覺到情況有異常,才決定穩一手。
現在他非常慶幸,還好自己機靈,否則這事兒就弄巧成拙了。
不過,朱元璋的反應,並沒有完全阻止大家對馬鈺的彈劾。
不少人反而更加興奮,非要彈劾一下。
所以退朝後,依然有很多奏疏被送到了朱元璋的桌案上。
朱元璋冷哼一聲:“不過是為了博取名聲罷了,那咱就成全他們。”
於是下令讓錦衣衛去調查了幾個彈劾比較積極,又有汙點的官吏。
很快錦衣衛就拿到了確鑿證據,幾人全部被抄家處死。
這一下群臣終於知道了皇帝的決心,不敢再彈劾此事。
——
不過馬鈺自己對這事兒,已經完全不在乎了。
他是在第二天半夜甦醒的。
睜開眼睛看到的卻不是自己想要見到的環境和人,讓他非常失望。
沒想到當面嘲諷,朱元璋都能忍住不殺自己。
實在超出了自己對他的認知。
可無論如何,這都不是他想要的結果,自然也談不上什麼開心。
第一個發現他甦醒的,是朱樉。
馬皇后一天一夜沒睡,今天晚上在大家的勸說下,去隔壁休息了。
朱樉力排眾議,接手了這個工作。
每隔一會兒,他都會過來看一眼。
等半夜,他再次提著燈籠過來的時候,看到馬鈺緊閉的雙目竟然睜開了。
並衝他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
他激動的眼淚奪眶而出。
天知道這些天他有多擔心。
看著他這副樣子,馬鈺也非常感動。
雖然他不知道期間發生了什麼,但想來定然發生了不少事情。
而朱樉性格要強,輕易不會落淚。
現在竟然如此,顯然是真正牽掛自己。
人生有這樣一個知己,足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