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花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才將重建國子六學、編寫計官教材,以及重新制定度量衡的事情講清楚。
朱元璋思考了許久,才說道:“編寫計官教材,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郗俊才、鄧博通二人跟隨馬鈺學了那麼久,應該學到點真本領了,此事就由他們牽頭去編寫吧。”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高啟不願意戶部侍郎,那就讓他去幫忙編會計錄。”
朱標皺眉道:“此人自命清高,戶部侍郎都不願意當,會來幫忙嗎?”
朱元璋說道:“你啊,還是不懂的看人。”
“高啟是純粹的文人,這種人自命清高,以慢公卿傲王侯為榮。”
“他們只喜歡研究學問,視凡俗雜務為洪水猛獸。”
“只有名望才能驅使的動他們。”
“所以他願意出仕編寫《元史》,卻不願意當位高權重的戶部侍郎。”
“編寫《會計錄》能讓他名垂青史,他定然會加入的。”
朱標一臉受教的樣子,不過隨即也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
“可他是儒家出身,能編好會計錄嗎?”
朱元璋笑道:“現在有幾個讀書人不是儒家出身?況且你以為咱為何讓他當戶部侍郎?”
朱標有些詫異的道:“您是說他懂算學?”
朱元璋不滿的道:“朝廷主要官員的情況你都不瞭解,這太子是怎麼當的。”
“下去後將五品以上官員的情況,全部瞭解一遍。”
朱標慚愧的道:“是,讓您失望了。”
朱元璋只是點點頭,接著說道:“高啟自幼父母雙亡,家道中落,是吃過苦的。”
“這種人一般都比較務實,而且他和姚雲心(道衍)也是至交好友。”
朱標驚訝的道:“姚雲心外表謙遜,實則恃才傲物。”
“能入他的眼,這高啟果然不是一般人。”
朱元璋有些惋惜的說道:“但也正因為吃過苦,經歷過太多,他反而不熱衷於出仕。”
朱標恍然大悟道:“我懂了,難怪他拒絕出任戶部侍郎,您不但不生氣,還賜給他好多錢財。”
朱元璋表情一僵,怒道:“你什麼意思?指責咱氣量狹隘不能容人是嗎?”
朱標連忙說道:“沒有沒有,爹您誤會了,我明明是在誇您大度呢。”
朱元璋:???
雖然知道自家好大兒沒有陰陽怪氣的意思,可此情此景,怎麼聽這話都像是在嘲諷。
朱元璋只覺一股氣直衝腦門,拿起一份奏疏就砸了過去:
“咱打死你個不孝子。”
朱標下意識的伸手接住:“爹息怒啊……咳,我等會兒就去通知高啟,讓他來編寫會計錄。”
“您看還有什麼吩咐嗎?”
朱元璋冷哼一聲,說道:“會計錄的是就這樣吧,儘快著手編寫。”
接著他又說道:“國子六學確實是個好辦法,等冊封功臣儀式過後就可以著手去辦。”
“最近咱會挑選一批合適的讀書人當老師。”
“算學就交給你了,至於其他五學就交給李善長吧。”
朱標皺眉道:“您還準備用他?”
朱元璋說道:“用功不如使過,正因為他剛剛犯下大錯,更需要立功抵罪。”
“將此事交給他,他會全力以赴去做好。”
“且他以法家門人自居,不會偏幫理學。”
“他認識的人才也非常多,各家學派的都有,可以更好的往那五所學院裡摻沙子。”
朱標算是聽出來了,什麼用功不如使過,歸根結底還是習慣性依賴李善長。
此時他愈發明白,為何馬鈺勸告自己,要對李善長等人表現出善意。
對父親來說,他們是從微末時期攜手走過來的戰友,十幾年的交情。
這種感情不是輕易就能消磨掉的,至少現在還沒有。
想通這一切,他也立即改變了說詞:
“也是,李相雖然這次犯了錯誤,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對爹您的忠誠並未動搖。”
“也確實應該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朱元璋欣慰的道:“你能這麼想就好。”
“以李善長的能力,國子六學是定然能辦好的,咱也能省不少心。”
接著他又說起了度量衡之事:
“重新確立度量衡,此事之前確實是咱疏忽了。”
“不過此事需暫緩執行,最好不要洩露一點風聲出去。”
朱標疑惑的道:“為什麼?”
朱元璋說道:“重新確立度量衡,就意味著要重新測量各地相隔的距離,要重新測量天下田畝數量。”
“南方那些掌握土地的宗族士紳,是不會同意的。”
“任何政策都需要人來執行,如果宗族士紳聯合起來反對,度田是進行不下去的。”
為啥他特意強調是南方,而不提北方呢。
因為現在北方几省的人口加起來,也就七八百萬。
且還是元末爭霸主戰場,持續數十年的混亂,這裡的秩序早就被摧毀。
已經沒有什麼勢力能夠對抗朝廷政策了。
相對應的,南方受到的波及就要小很多,也是宗族士紳勢力最盤根錯節的地方。
朱標皺眉道:“歷朝歷代建國之初,都會重新度田清查人口,大明早晚也要這麼做。”
“豈能因為他們的反對,就放任不管。”
朱元璋說道:“並非歷朝歷代都這麼幹過,宋朝因為豪強地主的抵制,就沒有真正完成過度田。”
“所以他們選擇了全面放縱,但也放寬了對百姓的人身約束,用別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現在的南方的地主士紳勢力,比起宋朝只強不弱,想要度田很難。”
朱標這才知道自己將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心中一沉道:
“那怎麼辦?總不能真就這樣不管了吧?”
朱元璋冷笑一聲道:“不管?怎麼可能。”
“不過需要先削弱他們的力量,讓他們沒有反抗之力。”
“等時機成熟,重新確立度量衡、清查人口,清丈土地,三項工作可以同時展開。”
朱標點點頭,說道:“您準備如何削弱他們的力量?僅靠財稅案恐怕不行。”
朱元璋並沒有回答,而是說道:
“類似的事情,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
“你自己回去翻書,然後寫一篇策論給咱。”
“不要去問馬鈺,你要學會自己思考。”
朱標恭敬的道:“是。”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