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87章 無題(五千字求月票)

“前面我們說過,人是一切的根本,公權和民權是同步的。”

“萬民聚在一起形成公權,公權反過來庇護萬民保障民權。”

“民對公的基本要求,就是安全和吃穿用度。”

“站在君主的角度,有兩件事情是必做的。”

“其一維護公權力的威嚴,其二想辦法滿足百姓的合理需求。”

“我們先說第一點,維護公權力。”

朱元璋眼神愈加專注,終於講到維護君權了,他自然喜歡聽。

馬鈺並沒有說靠軍隊什麼的,而是回顧起了之前所講的內容:

“根據公權力擴張的軌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維護公權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的減少中間層,實現公與民的直接對接。”

“但這是不現實的,就目前的生產力水平,公權力不可能直接與萬民對接。”

“小國寡民還勉強可以做到,將人治發揮到極致。”

“對於大明這樣疆域龐大的國家來說,就必須要靠制度才能實現有效管理。”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制度中,體現對民權的重視。”

“就如宋朝,願意為了一個地位低下的奴僕,而罷免丞相。”

“趙宋皇室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維護民權。”

“而維護民權,就是在削弱官僚的力量。”

“官僚的力量弱了,公權力自然就變強了。”

“……”

“所以對疆域遼闊的國家來說,禮法制度尤為的重要。”

“一旦禮法被破壞,國家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朱標不禁連連點頭,透過這一番講解,他對公權和民權有了更深的瞭解。

朱元璋表情雖然波瀾不驚,但內心卻也深受觸動。

朱棡也同樣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原來這就是強調禮法的意義所在啊。

眾人心下更加期待,馬鈺會順著這個話題深入的講吓去。

哪知他卻只是提了一嘴,就話鋒一轉聊起了別的:

“禮法建設這個很多人都研究過,著作也數不勝數,我就不多談了。”

“接下來我就談一個前人明明很重視,但又一直被忽略方向。”

朱元璋神色一動,恨不得跳起來給馬鈺一頓老拳伺候。

咱現在就想聽你講這個。

朱標也是同樣的想法,禮法建設確實有無數人講過,但像馬鈺這麼直白明瞭的太少了。

他真的很想繼續聽下去。

但馬鈺根本就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緊接著就說道:

“如果說,禮法制度是精神文明建設,那麼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物質文明建設。”

“也就是方才陛下的那個問題,為何要拓展衙門的職能。”

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

聽到這兩個詞,眾人的注意力瞬間就被轉移了。

“什麼叫物質文明建設呢?舉個例子,讓百姓吃飽穿暖,就是最基本的物質文明建設。”

“物質是承載一切的基礎,沒有物質上的滿足,其他一切都沒有意義。”

朱標插話說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只有讓百姓吃飽穿暖了,才有能力去追求精神文明,是不是這樣?”

馬鈺讚道:“就是這個道理,古人其實早就講明白了。”

“只是很多人講禮法講魔怔了,竟然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屬實是本末倒置。”

“如果君主真的相信了這句話,那才是災難性的。”

朱元璋眉頭微皺,他是認可程頤的這一觀點的。

只是聽了馬鈺那麼多節課,他的認知已經有所動搖,所以沒有當場反駁。

但心裡肯定不舒服就是了。

朱標就沒有那麼古板的認知了,對馬鈺的話非常認同:

“程頤此言確實罔顧現實了,理學之缺陷可見一斑。”

“若用其治國,恐怕會出現讓百姓拿禮法擋肚餓的荒唐之事。”

朱棣撓了撓頭,小聲說道:“我要是餓極了,啥事情都能幹的出來。”

朱元璋心情正煩悶,聽到這話登時就怒了:

“怎麼?你還想將咱和你孃的肉吃了充飢不成?”

朱棣被嚇了一大跳,連忙道:“沒有沒有……孩兒不敢……“

一直沒說話的馬皇后不樂意了,護犢子道:

“你心裡不舒服拿孩子撒氣做什麼,真要是沒飯吃了,我就將肉割下來給他們吃。”

接著她又懟道:“讓百姓易子而食,這皇帝是怎麼當的?活該被推翻。”

“重視禮法本沒有錯,可也得看實際情況。”

“那程頤家族世代顯貴,從小錦衣玉食。”

“他自己吃飽了不知道捱餓的苦,才能說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樣的話。”

“真讓他全家老小,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一段時間,我就不信他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他要真能眼睜睜的看著父母妻小餓死,我第一個吐他一臉唾沫。”

最後這句話是朱元璋之前用來說馬鈺的,現在被她拿來活學活用評價程頤。

朱元璋被懟的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冷哼一聲轉過頭:

“咱不和你婦道人家一般見識。”

馬皇后白了他一眼,對馬鈺說道:“鈺兒繼續說,不要理他這個老古板。”

馬鈺忍住笑,乾咳一聲道:“拓展衙門的職責範圍,其實就是為了建設物質文明。”

“歷朝歷代其實都在進行物質文明建設。”

“有朝廷組織的成體系的建設,也有地方衙門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搞的建設。”

“地方建設最普遍的就是灌溉水渠,每一條渠道都能改造出幾千上萬畝良田。”

“可謂是造福一方。”

“成體系的建設,最典型的就是馳道和漕運。”

“秦朝的很多馳道,現在還在使用。”

“唐朝的驛道里程達到了五萬餘里,最鼎盛時期,有兩萬多官吏圍繞驛道工作。”

“如果沒有國家成體系的建設,是無法達到這種盛況的。”

“對朝廷來說,馳道和漕運將全國各地區聯絡在一起,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

“而且賦稅的運輸、軍隊的調轉等等,都變得更加省時省力。”

“對於民間來說,馳道和漕運也方便了他們的往來,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商業發展起來後,工匠和百姓生產出來的商品,能賣出更好的價格。”

“百姓手裡有了錢,就能購買一些商品,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朝廷也能從商業活動中,徵收到賦稅。”

“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圈。”

朱元璋出聲反駁道:“財富自有定數,這邊多那邊就少,落到商人手裡多了,朝廷和百姓手裡就少了。”

“商人重利而忘義,豈能讓他們掌握太多財富。”

馬鈺聽的直搖頭:“誰說財富是有定數的?”

“我知道他們為什麼會說這種話,把百姓釘死在土地上不允許做別的,所有的產出全從土地中來。”

“土地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財富也是有限的。”

“這個邏輯我只能說,蠢且自以為是。”

朱元璋臉色一黑:“好好說話,再無端蛐蛐人,小心咱揍你。”

馬鈺悻悻的道:“你自己要對號入座……”

說到一半發現朱元璋有暴走的跡象,連忙乾咳一聲道:

“咳,說正事。”

“財富是哪來的?人創造出來的。”

“一棵樹長在那裡,它就是一棵樹,就算賣錢也值不了幾個。”

“但經過工匠的加工變成各種精美的傢俱,價值就能翻許多倍。”

“木頭的總量增加了嗎?沒有,還是那些木頭,可財富卻增加了。”

朱元璋反駁道:“可你自己也說了,木頭的總量沒有增加,其實還是那麼些東西。”

“你將糧食加工成餅子,它的總量還是那麼多。”

馬鈺頓了一下,解釋道:“木頭是哪來的?可以透過人去種樹。”

朱元璋馬上說道:“種樹不也得土地嗎,地是有數的。”

馬鈺只感覺一股熱血衝頭,太陽穴突突直跳,這臭要飯的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