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現在不擔心兒子多地不夠分,只怕太少地分不完。”
馬皇后忽然說道:“如果地實在太多,功臣也是可以分一分的。”
聞言,朱元璋身軀一震。
馬皇后將手放在他僵硬的肩膀上,說道:
“在國朝之初,勳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但過上幾十年就未必了。”
“爵位越高的勳貴,對朝廷的掣肘就越厲害,將來他們的下場也就越悽慘。”
“不如將功勞最大,影響力也最大的那一批分封到天涯海角。”
“留下的小勳貴,力量弱小不會對朝廷形成掣肘。”
“而且有了分封為榜樣,小勳貴也會更加忠心任事。”
在朝廷內部當權臣,最後被朝廷清算,那有什麼意思?
還不如好好打拼,立下大功給自己弄個封國。
哪怕再小的封國,那也是國啊,擁有建立宗廟的資格。
馬皇后的手敏銳察覺到,朱元璋的身軀漸漸放鬆下來,再接再厲的道:
“況且接下來咱們要對付孔家,要打擊改良儒學,還要針對東南士紳宗族。”
“每一件事情都牽扯甚廣,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大動盪。”
“我們必須要牢牢的將勳貴與我們捆綁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平息所有動盪完成改造。”
“為後世子孫留下一個乾淨深厚的家底。”
朱元璋表情微動,顯然後一段說辭打動了他,終於開口說道:
“理是這麼個理,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馬皇后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他沒有直接反對,就說明此事還有得商量。
如此一來,既完成了退功臣消弭隱患,又收買了人心,可謂是一舉多得。
“此事不著急,現在大明還未一統天下,正需要他們效力的時候。”
“等過上一二十年天下真正大定,再考慮此事也不遲。”
——
離開皇宮的馬鈺並不知道,自己走後朱元璋他們說了什麼。
但並不影響他興奮的心情。
其實從講生產力開始一直到現在,他講的所有東西,都是在為今天做鋪墊。
所幸,這一切都沒有白費。
固執如朱元璋,也被說動了。
那種成就感有多強烈,就別提了。
如果不是場合不合適,他都想仰天長嘯。
而遊說成功,在信心方面,也給了他足夠的底氣。
說實話,前世太過普通,在面對明朝的精英時他總是不自信。
即便每一次與人交鋒時,他都能利用各種資訊差佔據優勢,可他依然不自信。
覺得自己就是憑藉著多出來的幾百年見識。
還有就是,覺得別人是君子,在謙讓他。
但今天,自己憑藉著所學的知識,設下一個大局,一點點扭轉朱元璋的想法。
這已經不是資訊差和謙讓所能解釋的了。
畢竟這可是朱元璋,史書上明確記載了,‘上善雄辯’。
而且還不是一兩個人這麼說。
各種史書包括個人隨筆,都有此類記載。
如果只是個槓精也就罷了了,關鍵他非常固執,只要是他決定的事情,基本沒有人能勸的動。
而現在,自己不但勸動了他,還是從根本上扭轉了他對某些問題的認知。
這就不是資訊差所能解釋的了。
這說明啥?
說明我也是有點真本事的。
之前和人打嘴仗能贏,也不全是僥倖。
這件事情帶給他的信心非常巨大的。
也讓他對自己接下來的計劃,多了很多的信心。
一路回到家,一個人躲在書房裡偷偷樂了許久。
以至於幾位侍女誤以為他咋了,偷偷去找馬八爺報告。
馬八爺連忙過來察看,發現他一切正常才放下心來。
——
就在馬鈺給朱元璋上過課的第三天,徐達、湯和率領部分北伐大軍凱旋。
依然是朱標率領文武百官去碼頭迎接。
常遇春不顧行動不便,也跟著一起過來迎接。
馬鈺本來是不想湊這個熱鬧的,卻被馬皇后勒令必須來。
常遇春更是親自去他家,將他給拎了出來:
“別的熱鬧你不去湊也就罷了,然天德和湯鼎臣都不是一般人。”
“作為娘娘的從侄,你必須得去,還得表現的很熱情很尊重,明白嗎?”
“尤其是在外人面前,更要表現的熱情,裝也得裝出來。”
馬鈺略微一想就明白是什麼意思,感激的道:
“謝伯父,是我想的太簡單了。“
常遇春說道:“知道就行,等會兒跟在我身邊,聽我的話行事。”
馬鈺連連點頭。
其實他心裡對徐達這位大明軍方第一人,也是充滿了好奇的。
於是這天一大早,馬鈺就跟隨常遇春一起,先是去皇城門口集合。
即便知道他們關係不一般,但今日見到他們一起出現,群臣還是感到驚訝。
畢竟救命之恩是救命之恩,政治站隊是政治站隊。
兩者並沒有必然聯絡。
但常遇春以長輩身份,帶著馬鈺來見群臣,就意味著在政治上他們也已經是一邊的了。
這個訊號對群臣來說,非常重要。
接下來群臣紛紛上前來問候,自然也沒把馬鈺給落下。
就連李善長,都主動上來和常遇春打招呼,詢問他身體康復情況。
還順便以長輩身份,關心了馬鈺兩句。
馬鈺自然知道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搞政治最忌諱態度上臉。
不管心裡怎麼想的,大庭廣眾之下,最好偽裝的好一點。
所以,他也很乖巧的向李善長行禮。
外表完全看不出兩人曾經有過矛盾。
看著人群中心的馬鈺,宋濂是心情最複雜的。
本以為能收個弟子,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只能說,時也命也。
不過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不能收他當弟子,那就好好當同僚吧。
這位別看年幼,在朝中已經擁有不小的勢力。
關鍵是,他對帝后太子都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以後自己有什麼事情,可以嘗試與他交流。
如果雙方能達成一致,相信很多事情會好辦許多。
很快朱標就出現了,群臣見過禮之後,就簇擁著他前往碼頭。
常遇春作為太子岳父兼軍方代表,緊隨太子左右,馬鈺自然也跟在他們身邊。
只是讓群臣側目的是,這一路上太子和馬鈺閒聊居多。
顯然兩人的關係是極為親密的。
這讓他們不得不重新評估,這位皇后從侄的地位。
很快就到了碼頭。
他們是提前來的,徐達等人尚未到達。
等了大半個時辰,一排巨大的戰艦,終於出現在江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