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48章 一舉多得(求月票)

面對朱元璋的追問,馬鈺伸出兩根手指,道:

“其一南北分化;其二士紳宗族崛起。”

朱元璋皺眉道:“什麼意思,說明白一點。”

馬皇后和朱標也同樣很疑惑,主要士紳宗族崛起他們能想到一些,南北分化就沒有太多頭緒了。

馬鈺心道,真是當局者迷啊。

“從唐末開始,天下就四分五裂,宋朝時期則是南北分裂。”

“南北方的漢人,受到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各自養成了屬於自己的風俗習慣。”

“雖然大家都自稱漢人,雖然都遵從孔孟,但口音不同、飲食不同、衣著也有區別。”

“這種種的差異,雙方看對方的時候都感到陌生,很難將對方視作同族。”

“你們應該能察覺到這種隔閡,仔細想想是不是有這種情況。”

朱標有些茫然,畢竟年輕,大多數時間都生活在深宮裡,對外面缺乏瞭解。

馬皇后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朱元璋作為君主,對這方面反而是最敏感的,說道:

“南北方的官吏確實相互看不順眼。”

朱標疑惑的道:“這不是利益之爭嗎?官吏以地域、師生等結黨,打擊其他地方的官吏。”

朱元璋搖頭道:“不,哪怕他們政見相同也幾乎不會攜手,這已經不是利益所能解釋的了。”

“以前咱還有些疑惑為何會如此,聽馬鈺分析才知道,原來是思想上產生了分化。”

朱標皺眉道:“原來如此,那此事就輕忽不得了,長此以往必將使朝堂陷入黨爭之中。”

朱元璋正想說,這未嘗不是好事。

但馬鈺卻先一步說道:“你以為南北分化的危害僅止於此嗎?”

“匈奴、突厥、契丹,強不強大?”

朱標點頭道:“都曾盛極一時。”

畢竟都曾經是壓著漢人王朝猛打的勢力。

馬鈺接著問道:“現在他們哪去了?”

不給他們思考的時間,他接著問道:

“漢人也陷入過低谷,也曾經被異族擊敗統治過,為何沒有消失?”

“不但沒有消失,族群還愈發的壯大。”

“還總能反過來將入侵我們的異族給同化吸收,靠的是什麼?”

朱標眼睛一亮,說道:“我知道,文化。”

“我們是文明人有禮儀,蠻夷嚮往我們的文化,主動學習我們的文化,然後就被我們同化了。”

“即便我們處在低谷,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文化,所以才沒有消失。”

“匈奴、突厥、契丹雖然強大,但都沒有自己的文化。”

“被擊敗之後很快就被別的族群給同化了,所以他們消失了。”

馬鈺頷首道:“是的,因為我們有文化。”

“文化就是一根紐帶,讓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一群人,產生認同感。”

“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具有凝聚力的群體。”

“哪怕一次次跌落谷底,也總能再次站起。”

“即便再強大的敵人,只要不消滅我們的文化,就無法消滅我們這個群體。”

“可是現在,我們自己從內部分裂了,敵人再想對付我們就容易太多了。”

此時朱元璋也反應了過來,被自己方才的想法驚出了一身冷汗。

方才自己竟然認為分化了也好,正好有利於搞平衡。

這種思想實在太危險了。

真要是南北漢人分化,恐怕要不了多久,大明就沒了。

這個道理其實並不複雜,就算拋開文化和族群認同不談。

思想上認知上的不統一,也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麻煩,甚至造成分裂。

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就是為了統一認知。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為了完成思想上的統一。

或許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政策塑造了統一的族群意識。

但至少有一點他們明白,統一了思想有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朱元璋也是一樣的,或許他不知道南北漢人分裂,從族群角度來說是個多大的災難。

卻知道,出現這種情況對大明本身來說,就是一場無法承受的災難。

朱標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關節,沉重的道:

“此事該如何解決?”

朱元璋和馬皇后也朝他看來,雖然兩人都有不少想法,但還是想聽聽他的意見。

馬鈺卻搖頭說道:“先別急,接下來再說第二個問題。”

“到時候兩個問題可以相互配合著一起來解決。”

朱標若有所思的道:“我大致猜到你要說什麼了,但還是想聽聽你的分析。”

“畢竟,對此事我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馬鈺笑道:“你對此有認識,那就好說了。”

“前面我們說過,為了削減管理成本,唐朝裁撤了鄉村官吏。”

“那麼鄉村就出現了權力空白。”

“權力討厭空白,朝廷不管就會有別的勢力來填補空白。”

“那麼誰來填補這個空白呢?”

“唐朝離我們太遠了可以不用管,只看宋朝。”

“宋朝放開了對百姓的人身約束。”

“百姓開始以血緣為紐帶生活在一起,慢慢就形成了宗族。”

“而宗族,非常完美的填補了這個空白。”

“王安石變法,其中就有保甲法。”

“表面看保甲法是透過連坐制度,預防百姓犯罪。”

“實則是為了和宗族勢力爭奪鄉村的管理權。”

“可惜,他的變法失敗了保甲法也被廢除,宗族勢力依然在主導鄉村。”

朱標不停的點頭,尤其是對保甲法的解釋,更是讓他眼前一亮。

他自然知道王安石變法,但研究並不是很深,很多地方限於年齡也無法理解。

馬鈺講的深入淺出,解析的也很透徹很有說服力,讓他茅塞頓開。

朱元璋和馬皇后也差不多,他們本身對這些就比較瞭解。

聽完馬鈺的這番分析,更是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結合馬鈺講過的課,再回顧王安石變法本身,只覺得太幼稚了。

都沒有認清事情的本質,就試圖去改變,怎麼可能會成功。

馬鈺只是略微停頓,就繼續說道:

“不過總體來說,宋朝時期宗族勢力還只是萌芽狀態,實力並不算太強。”

“朝廷依然可以對民間施加影響力。”

“但到了元朝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不作為,給了宗族野蠻生長的空間。”

“最關鍵的還是士紳與地方宗族的結合。”

“最初的宗族勢力,其實就是一群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以血緣為紐帶組成的。”

“他們依然是社會的最底層。”

“士紳不一樣,他們是儒家出身計程車人階層,不屑於和地位低下的宗族勾連在一起。”

“至少當時儒生和宗族勾連的現象還不太嚴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