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母是馬皇后

第62章 天朝強敵(求月票)

“隋文帝採納長孫晟建議,使突厥分為東西兩部。”

“隋唐真正面對的,其實只是東突厥。”

“東突厥無法從西域獲取補給,才會被唐朝一戰擊垮。”

“現在我們也是一樣,打蒙古必須要先拿下西域,切斷他們和外界的聯絡,將草原變成他們的牢籠。”

“失去了外界的補給,他們只能退回到靠放牧為生的單一模式,族群文化也會慢慢倒退。”

“一場暴風雪,都可能對他們造成重創。”

“到時候僅僅是一個互市,就能讓他們跪下來求我們。”

朱元璋恍然大悟,然後連連點頭,打西域這一招確實出乎他的意料。

但仔細想想,確實是遏制草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不,甚至可以說是必要手段之一。

看來必須要將經略西域之事,納入到大明的國家政策中來了啊。

一旁的李文忠沒有說話,但眼睛卻賊亮。

經略西域?

我比別人提前知道了這個訊息,那就是我的機會。

這西域大都護非我莫屬啊。

眼見朱元璋已經接受了這個概念,馬鈺心中也是大喜。

上輩子大明最讓人遺憾的是什麼?

沒有趁強盛的時候去經略西域,反而把大量人力物力浪費在了北伐草原上。

尤其是朱棣,五次北伐倒也不能說沒用。

前兩次確實給予了北元沉重打擊。

但後三次北伐,蒙古人提前堅壁清野,他連別人的主力都沒找到。

相當於是勞民傷財,來了三次草原武裝遊行。

如果他將這三次北伐的精力,用在攻略西域上,那大明面對的局勢就豁然開朗了。

至少也先不敢那麼大咧咧的出兵攻打大明,或許也就不會有土木堡之變了。

上輩子在網上和明粉戰鬥的時候,馬鈺沒少拿這事兒蛐蛐他們。

當然,明粉肯定反駁,說什麼當時西域已經沒有漢人了,拿什麼攻略。

問題是,漢武帝鑿空西域的時候,那邊也沒漢人啊。

還有人說,蒙古人勢大時刻威脅河西走廊,明朝不能大規模開拓西域。

問題是,漢武帝開拓西域的時候,匈奴人的力量可是更加強大。

總之,大明放棄經略西域,在馬鈺看來確實是一大敗筆。

這輩子終於將這個概念,植入朱元璋的大腦了。

以他對蒙古人的痛恨,肯定會經略西域的。

我要用事實來打明粉的臉,讓他們看看,大明是不是有能力經略西域。

想到這裡,馬鈺就高興的差點笑出聲。

這下反倒是讓朱元璋有些摸不著頭腦了,莫名其妙的這小子高興什麼呢?

莫非他和西域那邊有仇。

或許是他有族人在西域那邊被殺了?

就在朱元璋瞎琢磨的時候,馬鈺乾咳一聲,再次說道:

“問個問題,縱觀歷史漢人王朝最強大的敵人,來自於哪裡?”

常遇春想都沒想就回道:“肯定是草原啊,匈奴、突厥、蒙古,不都是草原族群嗎。”

李文忠想了想,也不禁點頭道:“草原。”

朱元璋也想說草原,但話到嘴邊就很警覺的吞了回去。

這小子肯定沒憋好屁,咱不能掉他坑裡。

於是裝作不耐煩的樣子說道:

“別東拉西扯的,趕緊說。”

馬鈺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但見他不上當也很無奈,這臭要飯的學聰明瞭啊。

“中原王朝真正的心腹大患,從來都來自於遼東。”

眾人不禁皺眉,遼東?那苦寒之地?

但朱元璋卻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一拍大腿道:

“咱怎麼就沒想到呢,確實是遼東的威脅更大。”

見李文忠和常遇春都一臉茫然,他解釋道:

“草原族群在最強盛的時候,對中原的進攻確實更加猛烈。”

“但他們也就三板斧子,只要前期能撐得住,雙方的形勢很快就會逆轉。”

“而且,草原只懂得遊牧,只擅長騎戰不善攻堅。”

“他們也缺乏滅亡中原王朝的能力,最多就是劫掠。”

“可是遼東那邊,高句麗、鮮卑、契丹、女真,他們一旦起勢,往往能對中原造成致命威脅。”

常遇春撓了撓頭,質疑道:“蒙古人不是就滅了南宋嗎。”

朱元璋解釋道:“因為蒙古人先滅了金國,從那裡獲得了漢人的技術,學會了如何攻城。”

“忽必烈滅南宋的主力也是漢世侯,而不是蒙古騎兵。”

然後他問馬鈺道:“是不是如此?”

馬鈺也不得不讚嘆,這臭要飯的天賦確實有億點點高啊。

之前是出身限制了他的眼界,再加上沒有高人調教,所以很多東西不懂。

現在自己稍微一點撥,他就明白其中的玄奧了。

“確實如此,蒙古人從金國那裡獲取了技術,又透過西征,從西方人那裡學來了一些技術。”

“即便如此,也用了四十多年才滅掉南宋。”

常遇春點點頭,說道:“原來是這樣子,受教了。”

這時李文忠問道:“為何會如此?”

他問的是遼東的事情。

朱元璋也將目光看了過來,他雖然根據史實推測出了結果,卻並不知道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

馬鈺見胃口吊得差不多了,終於說道:

“這就不得不說漁獵族群的特點了。”

“遼東的自然環境決定,那裡的人普遍以漁獵為生,有些族群也會一些簡單的種植。”

“漁獵族群不需要和遊牧族群一樣四處遷徙,他們有相對固定的住所。”

“有了穩定的住所,就會形成各種人際關係,然後產生一套管理制度。”

“而且有了穩定的住所,也就有了發展其他產業的機會。”

“只不過他們非常落後,相比於中原還處於原始狀態。”

“周滅商之時,箕子率領部分殷商遺民遷徙到遼東,建立了箕子朝鮮。”

“將中原的文化制度也帶了過去,然後被當地人學會。”

“這就相當於是給他們開光了,很多部落靠著箕子帶過去的文化技術,變得強大起來。”

“一群扶余人,在自己部落原有的文化制度基礎上,吸收了箕子帶過去的先進文化制度。”

“高句麗就這樣誕生了。”

“他擁有完整的文化制度,也發展百業,並將其發展到了三四十分的高度。”

“相對於中原的七十分而言,自然不值一提。”

“可在遼東,他們已經是霸主。”

“關鍵是,他們擁有了統一的族群意識,變得非常堅韌。”

“漢朝屢次征討高句麗,好幾次都差點將他們打的亡國。”

“最嚴重的一次,是曹魏派遣毌丘儉二次征討高句麗。”

“這一戰將他們所有的城池全部摧毀,人口也殺的十不存一。”

“換成其他蠻夷政權,基本上就覆滅了。”

“可高句麗依然靠著他們淺薄的文化,維繫著族群認同。”

“然後憑此聚攏遺民,完成了再次復興。”

“但經歷過這次滅國之災,高句麗國力十不存一,成為了一個小國。”

“慕容鮮卑也就在這個時候崛起。”

“慕容鮮卑是遊牧和漁獵的結合,本來他們也不強。”

“但永嘉之亂數十萬漢人逃往遼東,加入了他們部落。”

“這些人中的讀書人,將自己的文化傳授給了鮮卑人,工匠將技術傳授給了他們。”

“這一波,就將鮮卑的文化制度和技術,提高了五六十分的高度。”

“於是他們迅速崛起,先是征服高句麗稱霸遼東,然後入主中原建立了燕國。”

“燕帝慕容雋集結百萬大軍,意欲吞併東晉,只可惜出兵前夕病逝了。”

“後來的南北朝,鮮卑人也是重要的棋手。”

“只是他們全面擁抱漢家文化,慢慢的自我漢化了。”

“到隋唐時期,鮮卑人徹底融入了漢人群體。”

常遇春摸了摸下巴,這鮮卑怕不是有大病吧。

李文忠自然不會這麼想,這段歷史其實他是知道的,所以並不驚訝。

只是他沒想到,鮮卑人強大的背後,竟然能牽扯到這麼多的東西。

按照馬鈺的說法,他們結合了遊牧和漁獵的長處。

既擁有強大的騎兵,又擁有一定的文化制度,還擁有弱化版的技術,能攻城略地。

難怪能創下偌大的基業。

朱元璋更是一點就通,甚至已經觸類旁通,想到了契丹和女真為何強大了。

但他依然沒有說話。

還是那句話,自己的想法歸自己的想法,先聽聽馬鈺怎麼說。

看他說的和自己想的有沒有不同。

說不定他就說出什麼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了呢。

馬鈺停了一下,才接著說道:

“這會兒的高句麗反倒沒什麼可說的了。”

“他們其實也已經開始漢化,到隋唐時期漢化程度已經很高了。”

“隋煬帝三徵雖然失敗,但也將他們打的重傷。”

“用了幾十年好不容易恢復元氣,又被唐太宗給打的瀕臨死亡。”

“這次唐朝沒給他喘息的機會,唐高宗時期一口氣將他們給滅了。”

“而且唐朝還強制將幾百萬高句麗人遷入中原。”

“本就漢化程度很高的高句麗人,也徹底漢化成為了漢人。”

“少數殘留在當地的遺民,也已經無力迴天,被其他族群吸收。”

“高句麗就這樣亡國。”

“反倒是契丹,比高句麗更值得說道。”

“他和鮮卑一樣,也是漁獵和遊牧的集合,擁有兩者的長處。”

“既擁有強大的騎兵,又擁有自己的文化和制度,還擁有各種弱化版的技術。”

“在與大唐的戰鬥中,他們才能屢次佔據上風。”

“唐玄宗時期,也正是為了防範契丹人的入侵,才會在范陽佈置重兵。”

“然後才有了安史之亂。”

“不過即便與大唐的戰爭勝多負少,最終契丹還是不得不向大唐稱臣納貢。”

“其實就是綜合國力的原因。”

李文忠忍不住插話道:“兌子是嗎?”

馬鈺嘆道:“是的,唐朝和契丹的持續戰爭,其實就是兌子。”

“契丹是遊牧和漁獵的結合體,雖然也發展百業,但綜合國力遠不如農耕大唐。”

“唐朝用五個子兌他們的一個子,最終他們承受不住認輸了。”

“但即便兌子輸了,他們依然保留了基本盤,大唐也拿他們無可奈何。”

“然後一遭風雲變,他們成功入主中原,建立了遼國。”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才接著說道:

“這裡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耶律阿保機也進行過一次改制。”

“這次改制讓他完成了權力的統一,成為契丹唯一的王,為後續建立遼國打下基礎。”

“那麼,為何頡利變法還沒開始就失敗了,而耶律阿保機卻成功了?”

朱元璋接話道:“契丹早就漢化了,而且他們是漁獵族群,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文化制度。”

“所以耶律阿保機改制的真正對手,是另外幾個部落的首領。”

“他只要將這幾個首領收拾掉就可以了,下面的人不會有太大意見。”

“突厥不同,他們本身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完整的制度。”

“頡利變革相當於是從無到有,而且他還沒有考慮到其他人的利益。”

“不但各部首領反對,就連下面的百姓也無法接受,所以他失敗了。”

馬鈺心道,這臭要……咳,算了,這次就不蛐蛐他了。

“陛下英明,確實如此。”

“這就是為何我說,漁獵族群對我們的威脅,比遊牧族群更大的原因。”

朱元璋一時間有些不敢相信,這小子竟然夸人了?

馬鈺沒有理會他的想法,接著說道:

“我們繼續說契丹,他們其實早就開始漢化了,後來更是主動擁抱漢文化。”

“被女真人擊敗,一部分逃往西域建立了西遼,被蒙古西征軍擊敗後消亡。”

“一部分遺民加入了南宋融入漢人群體,還有一部分融入了金國。”

“耶律楚材的家族,就是金滅遼的時候加入的金國。”

“然後蒙古滅金,他帶領家族投靠了蒙古。”

“女真的情況其實也沒什麼好講的。”

“漁獵族群,乘勢而起滅了遼國,然後建立了金國。”

朱元璋點點頭,如果說契丹人的崛起,是對鮮卑人的重複的話,那女真人的崛起也是對前人的重複。

這次馬鈺沒有給他們太多思考時間,接著說道:

“遼東的漁獵族群,可以看做是一個弱化版的中原王朝。”

“他們也擁有各種技術,擁有薄弱的文化,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規則制度。”

“一旦找到機會,就會迅速完成蛻變,然後給中原王朝造成致命的威脅。”

“所以,中原王朝真正的心腹大患,從來都來自於遼東。”

“我也大膽的預言,如果將來大明有一個強敵,也必然是從遼東崛起的。”

說完,他長舒口氣。

踏馬的,勞資都做到這個份上了,就不信你野豬皮還能崛起?

勞資踏馬直接把你們祖宗的骨灰都揚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