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精心挑選的安全屋位於兩棟建築的夾縫之間,窗外只有斑駁的紅磚牆面,而非尋常的對窗視野,即便全天拉開窗簾,也無需擔心被人窺見室內動靜。
他雙手穩穩托住槍身,緩緩調整角度,直到對面建築外牆消防樓梯的一顆螺絲釘,恰好落在槍管軸線的正中央。
貝塔起身,從工具箱中取出鐳射準直儀,將儀器插入槍管。
隨著“咔嗒“一聲輕響,一束紅色的鐳射破空而出,在20米外的生鏽螺絲上映出一個小小的光斑。
貝塔單膝跪地,右眼看向狙擊步槍的瞄準鏡,左眼微睜。鏡中的紅色光斑與十字準星的中心點仍存在偏差,這把槍還需要校準。
他放下步槍,從工具箱中取出螺絲刀,仔細地重新固定瞄準鏡基座。確認無誤後,他再次俯身貼近瞄準鏡,右手緩緩轉動密位調整旋鈕。
隨著“咔噠咔噠“的齒輪咬合聲,十字準星從左下方徐徐上升,最終與紅色光斑完美重合。
現在,槍械的彈道射線與瞄準鏡已完成橫向校準,至少能確保子彈出膛後,不會出現左右偏差。至於彈道的縱向下墜問題,則由瞄準鏡中的紅色菱形預瞄框負責標定,它會精準指示貝塔需要抬高的槍口角度。
貝塔站起身,取出.408口徑專用子彈。
他撕開紙盒包裝,從工具箱拿出精密電子秤,將14發子彈逐一稱重,在筆記本上記錄下每一發重量的精確數值。經過仔細比對,他最終挑選出5枚重量最接近的子彈,整齊地排列在一旁。
接著,他卸下狙擊步槍的彈匣,仔細檢查內部是否有灰塵或異物殘留。他用手指輕輕按壓彈匣彈簧,測試其回彈力度是否均勻,確保供彈過程不會因機械故障而出現卡滯。
貝塔將挑選的五發子彈逐枚壓入彈匣,隨後插入槍膛。
他雙手托起狙擊步槍,將可調節槍托抵在右肩窩處,反覆微調槍托長度和貼腮板高度,直到找到最舒適的射擊姿勢。
左手扶穩槍托抵肩位置,右手緊握握把,貝塔開始模擬射擊流程,他快速後拉槍栓,“嘩啦“一聲前推槍栓,將子彈送入槍膛。
如此重複五次退殼上彈動作,清脆的金屬碰撞聲接連響起,整套供彈系統在測試中展現出完美的順滑度。
貝塔卸下彈匣,將那五枚子彈重新裝填進去,隨後再次拉動槍栓反覆測試供彈,金屬部件咬合的聲音清脆而規律,每一發子彈都精準無誤地完成退殼與上膛的迴圈。
直到確認整個供彈系統運作順滑,他才停下動作。
他擰下步槍的兩腳支架置於桌面,換上一副嶄新的手套。取出專用清潔劑和無紡布,蘸溼後仔細擦拭槍身每一個可能殘留指紋的部位,從槍管到機匣,從彈匣井到槍托調節鈕。
最後,他連那五枚子彈也逐一清潔,確保不留下任何生物痕跡,才將它們重新壓入彈匣。
貝塔略作思索,從彈匣中退出一發子彈。
他走到梳妝檯前,開啟一個小盒子,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特殊轉印膠帶,上面清晰地拓印著邁克爾的完整指紋。
他小心翼翼地將膠帶壓在彈殼表面,確保指紋紋路完美轉印,才將這顆做過手腳的子彈重新壓回彈匣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