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何意?”
董卓臉上滿是驚疑:“……袁公是怎麼逃出詔獄的?”
“是賈文和相助……”
袁隗低聲道:“詔獄起火,我本已自覺沒了生路……卻沒想到賈文和派了人入獄相救。”
“……詔獄的火是賈文和放的?可皇后也在詔獄……賈文和為何救袁公?”
董卓並不知道這其中的變故,他的部隊趕到包圍何進的時候,詔獄已經燒了很久了。
“火是我放的……賈文和給了我火鐮,暗示我縱火越獄。可我年邁體衰,險些被燻死於獄中,得賈文和相救後便人事不省。”
“待醒來,我已在何進軍中……想來賈文和是不想讓人知道此事,已脫身而去。”
“只是沒多久何進便被四面圍困,我被困在戰場無可奈何。”
“何進說本初領著兵馬即將來援,可本初卻一直沒來……直到何進兵敗欲降,我便使其投仲穎部,以求活命。”
“但隨後何苗強入營中,欲殺盡何進殘部,我便沒敢再自表身份,隨後被貴婿牛輔視為殘兵招入了輜重營。”
袁隗很誠實的說著他的經歷:“直到在軍中得知仲穎殺了何苗,我才敢來尋仲穎相助。”
袁隗並不知道,這是賈詡故意為之。
在袁隗看來,賈詡確實是實打實的把他從詔獄救了出來。
但賈詡把袁隗扔在詔獄外面,是因為賈詡想讓袁隗活著落到旁人手裡。
無論是誰都可以,比如崔烈、何進、董卓……任何人都行。
劉備又不需要袁隗做人質,能做人質的袁家族人多的是,雒陽城東關著好幾百人呢,不差這一個。
而且劉備很清楚,袁紹是不會在乎袁隗的,人質沒用的。
袁紹是袁家的灰姑娘,在袁家,袁紹其實是父母雙亡的孤兒,是長期被家族當黑手套用的幹髒活的人——若真要說誰最希望袁隗袁基袁術趕緊去死,那必然是袁紹。
袁隗在別人眼裡是大佬,但在劉備眼裡,袁紹比袁隗狠得多。
袁隗不能死,必須讓袁隗活著出現在人前,而且不在劉備手裡,否則賈詡費盡心思安排的流言就會失效。
若是袁隗和袁基都死了,那每個人都會認為詔獄的火是劉備放的,崔烈也不會那麼賣力的傳播流言。
袁基是流言的男主角,當然得和女主角做同命鴛鴦。
怎麼讓流言變成真相?
那當然是試圖掩蓋‘真相’。
皇家的醜聞當然要掩蓋,所以要一把火燒了詔獄,讓何皇后與袁基一起死在獄中,故意表露出懷疑此事,再把袁隗放出來……
袁隗活著,袁基死了,崔烈便會認定‘真相’,所有黑鍋就全都能扔到袁家頭上,而且無從辯解。
這種事是越描越黑的,袁隗再厲害也別想澄清袁基和何皇后的豔情故事。
只要百官和百姓都信了,那這流言不信也得信了,甚至明知道這是流言也只能接受,就像後世的鑽石或味精等謊言一樣。
最重要的是,只要袁隗活著,那很快袁隗就會知道,袁紹根本不在乎袁家其它人的性命。
到時候袁隗會幫誰,那可真的不一定。
袁隗和袁紹又不是父子……何苗能對付何進,張讓能對付何皇后,袁隗憑什麼就不能對付袁紹?
每個人都是可以利用的,包括死人,也包括敵人的親人。
“賈文和倒確實是與人為善之人,看來也是在謀後路。”
董卓思索了一陣,點了點頭:“那……袁公想讓我做什麼?”
賈詡幫董卓出了不少主意,在董卓或是大多數人眼裡,賈詡確實是那種善存己身的人,不會輕易與任何人為敵。
“我只想袁氏一族得以存續,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袁隗有些悲慼的說著:“我聽到了天子喪鐘,也聽軍中稱本初謀逆,害得陛下駕崩……此等大逆我袁氏當不起!請仲穎救我袁氏族人,我袁氏必傾舉族之力以報,定使仲穎得掌天下權柄!”
“這……袁公,袁本初已挾持史侯出了雒陽,欲立史侯為帝,你何不去尋他掌控天下,為何來尋我?”
董卓有些猶豫,他知道袁家隱藏的實力有多強,、若是汝南袁氏傾全力相助,任何人都能被堆成當世最強勢力。
但這感覺有點不真實啊……
“我袁氏千百族人皆在雒陽,本初若另立新君,我族當如何?”
袁隗苦澀的說著:“正是因為擔心本初隨時會行大逆之事,我才急急來求仲穎相助啊……”
這倒是實在話,只要袁紹對雒陽出兵,袁家在雒陽的族人自然得全部族誅。
為了保住雒陽的族人,袁隗反而是最不希望袁紹作亂的。
“那……袁公欲讓我如何相助?”
董卓沉思著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