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且聽奴才說來.”
帶著感動的情緒,張德鈞一五一十地將他知道的事都說了出來,包括他收受財物的事。
得知張德鈞收受了許多財物後,趙德秀心中對他的疑心才漸漸消散。
若是沒有這一層,趙德秀怎會輕易相信,姚恕那人會平白無故找張德鈞幫忙。
而在張德鈞敘說過程的時候,趙德秀腦中也回憶起了姚恕這個人是誰。
歷史上趙光義收攬了許多人為己用,姚恕就是其中之一。
原來是他好叔父的親信呀!
想通這一點後,張德鈞敘述中的部分疑點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例如姚恕身為外臣,是如何輕易進入宮中交結內侍的,想來這件事背後有著杜太后的幫助。
至於為何姚恕要見魏仁浦?
心中思忖片刻後,趙德秀就猜出了大概。
趙光義想暗中拉攏魏仁浦。
或許趙光義目前還不會太過看重自己帶來的威脅,但趙光義是歷史上有名的權術家,在政治上他的眼光定然不俗。
魏仁浦執掌樞密院多年,眼下雖不再擔任樞密使,朝中卻還有許多他的門生故吏。
趙光義若能拉攏到魏仁浦,會對他心中的野望有著很大的助益。
除去這一點外,趙光義無法忽視自己既嫡且長的優勢。
若暗中能拉攏魏仁浦,等於在自己腹心處時刻懸著一把利刃.
當然趙光義會這麼果斷的派人拉攏魏仁浦,還有個深層原因——趙光義在輕視趙德秀。
趙光義認為以趙德秀的天資,根本不足以吸引魏仁浦這樣的大才。
不得不說,無論從哪方面來講趙光義的這一步都走的很妙,但他卻忽略了很關鍵的一點。
叔父你可知,我已不是我?
在想清趙光義的意圖後,趙德秀打算順水推舟,讓趙光義幫他一個大忙。
張德鈞見趙德秀聽完他的話後,一直在沉默不語,他還以為趙德秀是在不喜他收受財物的事。
張德鈞正想開口告罪一番,不料片刻後他發現一雙溫暖的手已搭在他的手上。
“今日無你,我恐被小人所算。
相助之恩,我沒齒難忘。”
趙德秀一點都不在意張德鈞是否貪財,水至察則無魚,只要張德鈞能為他所用,管張德鈞貪啥。
感受著手上傳來的分量,聽著耳邊感激的話語,張德鈞現下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他這次的冒險,賭對了!
“殿下對奴才有恩,奴才一直記得,若知恩不報,奴才與禽獸何異?”
心中暗喜的張德鈞,口中說出了這句話。
好似他這番的舉動,真的全是為報恩一般。
若是一般的少年,說不定還真信了張德鈞的話,可趙德秀不是。
趙德秀深知張德鈞此番來告密,心中未必沒有報恩的心思,但僅僅這一點,不足以讓張德鈞這麼做。
張德鈞除去報恩的心思外,還想借此事來體現他對自己的用處。
站在張德鈞的角度,趙德秀的身份是大宋的準太子,大宋的皇位繼承人是不止趙德秀一個,但幾位繼承人中唯有趙德秀對他表現出足夠的尊重與喜愛。
閹人也是人。
當一個人有機會不用被踐踏自尊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時,他就會不顧一切的押寶上去。
無論漢唐,亦或當下,總是不缺有志向愛權力的宦官,這一觸及靈魂深處的傳承是再鋒利的刀鋒都斬不斷的。
猜出了張德鈞心中深層的想法後,趙德秀就懂得該怎麼驅使他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