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弟子真表現不佳,就騎驢車歸來向你致歉。”
趙德秀的話,讓魏仁浦幾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驢因耐力高,驢車是當世軍中常用的輜重車,可驢耐力高不代表速度快,真要逃命了,驢哪能跑的過馬呢?
況且身為皇子,卻乘驢車歸來,哪位皇室成員能做的出來?
魏仁浦幾人都聽出了,這是性格豁達的趙德秀在故意開玩笑。
而趙德秀這麼做,是想活躍氣氛驅散他們的擔憂。
見幾人不再那麼擔憂後,趙德秀才堅定地說道:
“你們有擔憂很正常。
可你們想過沒,你們都會下意識地擔憂,我若再不立戰功,來日眾將又如何服我?”
趙德秀話引起了下座幾人的思考。
最先是向來直來直往的呼延贊發話了:
“兩百人就兩百人,這一仗我陪殿下去打!”
呼延贊還以為,魏仁浦幾人是在擔憂澶州軍人數太少。
呼延贊這話一出,可就捅了馬蜂窩了。
他們身為謀臣,想的多點怎就被當成不願跟隨呢?
這大黑臉,其心可誅呀。
感覺被誹謗了的盧多遜正要起身,一道身影比他更快,那人正是方才一直默默無聞的呂端。
大事上從不含糊的呂端,將手中書籍重重擲於地上,慨聲道:
“讀書二十年,正是報於明主時!”
投書從戎的呂端說完後,盧多遜緊隨其後:
“願為殿下牽馬執蹬,助殿下飲馬於黃河!”
最後魏仁浦出來一錘定音:
“殿下且去,老夫在京,勿憂後路。”
聽著臣屬們的壯語,趙德秀撫掌大笑—這才有了幾分“天策府”的氣象嘛。
就是有些可惜,他的“天策府”當下有些文盛武衰。
萬歲殿內,趙匡胤有些無奈地對趙普說了方才的事。
“這孩子不知深淺,這次得讓他去戰場吃吃苦頭。”
到了這一刻,趙匡胤還對趙德秀將來在戰場的表現,不抱有太大的期待。
趙普與趙匡胤名為君臣,本質上還有著兄弟的情分,聽完趙匡胤的話後,趙普表達了一些不同看法。
“太原郡侯年紀尚輕,陛下將魏仁浦從他身旁調離,這考驗是否有些著急?”
趙普的提醒,讓趙匡胤深深嘆了一口氣。
“非朕太過嚴厲,實是兵事一道不容馬虎。
若不能真正試出他在軍略上的天賦,兵權輕付,皇室、國家都會陷入危險境地中。
無能在軍中,就是最大的錯。”
趙匡胤從趙光義身上意識到了一件事——軍事上沒天賦,那是怎麼教都沒用的。
趙普太瞭解趙匡胤了。
趙普知道別看趙匡胤嘴上這麼說,可他內心深處是很希望趙德秀能透過這次考驗的。
在當世有一戰功卓著的皇室成員,對江山的穩固太重要了。
既知趙匡胤心意,趙普便問道:
“若太原郡侯透過陛下這一次設的考驗呢?”
聽到趙普的話後,趙匡胤沉思起來。
“你還記得,一位叫曹彬的將領嗎?”
見趙普有點印象了,趙匡胤直接下令道:
“派人召他回京。”
通不過則罰,若透過了,那自然是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