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秀的話成功激怒了大周兩大宰執之一的範質。
已然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的範質,直接手指趙德秀就怒斥道:“先帝養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
趙德秀是趙匡胤的兒子,現在趙匡胤不在,由趙德秀挨這份罵倒也正常。
面對範質的叱罵,趙德秀轉身將目光看向了他。
要知道先不提殿內的數百甲士皆是忠於趙匡胤的,就是趙德秀此番也是帶劍上殿。
加之趙德秀的相貌繼承了趙匡胤英武的長處,故而當趙德秀手握長劍朝範質看去時,那微冷的神色竟有幾分趙匡胤往日的冷峻風采。
若將趙匡胤比作是一隻可生啖敵將的猛將,那麼趙德秀眼下就是一隻初露鋒芒的乳虎。
趙匡胤之前是叮囑過,儘量不要再城內開殺戒,可這道命令是有一個未明說的前提的——給你臉,你得要臉。
韓通是怎麼死的?
有人不想體面,城內的上萬禁軍會幫他的。
見趙德秀及石守信、王審琦對自己投來了危險的目光,範質被嚇得生生說不出第二句話。
範質的叱罵,令潘美也感到十分不快,只是趙匡胤的聖旨他必須帶到。
很快潘美就對著殿內的眾公卿,講述了陳橋兵變的事。
另外潘美還大聲誦讀了一遍趙匡胤的約法三章。
趙匡胤的約法三章的主旨只有一個——只要不反抗,他不僅不會動殺心,他還會盡量保證城內各顯貴原本的利益。
當得知了趙匡胤約法三章的內容後,範質立刻換了一副面色。
範質面色悲痛的緊緊握住一旁王溥的手說道:“倉猝遣將,吾儕之罪也。”
由於太用力,王溥的手都被範質的手指抓出血了。
直到現在,範質的表現都足可稱為大周忠臣。
只是範質接下來的表現,卻出乎了眾人的意料:
“事已至此,為保護城內生民,吾只能忍受千夫所指了。”
這句話說出口後,範質似乎卸下了心中的負擔,他轉身對著趙德秀一拜道:
“事已爾,無太倉卒,自古帝王有禪讓之禮,今可行也。”
“太尉既以禮受禪,則事太后當如母,養少主當如子,慎勿負先帝舊恩。”
當這兩句話說出後,龍座旁的周太后直接驚呆了。
範質一臉忠臣相,她本還在感動,結果大周天下反手就被範質給送給趙匡胤了?
話說禪讓之事,範質還沒問她答不答應吧。
同樣驚住的還有趙德秀,趙德秀讚許的看了範質一眼。
範質是個想體面的好同志。
“範相的忠心,足以載入史冊之中。
範相所言,我定會回稟父皇,請範相放心。”
範質的建議完全是有利於趙匡胤的,趙德秀沒道理要拒絕。
而範質的話代表著,他已認同了陳橋兵變的合法性。
見範質都支援趙匡胤了,王溥獨木難支亦只能表示預設。
兩大宰執都不再出言匡扶大周,殿內的眾百官有誰還會在兵變的威脅下管御座上小皇帝是否願意?
很快殿內的眾百官皆陸續發言願意擁戴新朝。
見百官都已臣服,趙德秀也不再猶豫。
於殿內百官的注視下,趙德秀抬步踏上了以往人臣無法涉足的御階上,快步踏過九重御階後,趙德秀已來到了御案前。
御案之後的龍座上,是滿臉驚恐的周廢帝及淚眼婆娑的周太后。
說實話周太后是有幾分姿色的,加上她現在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更能觸發男人疼惜的慾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