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當前往壺關,圍堵宋軍。”
劉繼業不會再給趙德秀,掌握戰場主動權的絲毫可能。
在婉拒了李守節的建議後,劉繼業繼續率軍南下。
趙德秀早就料到,劉繼業不會選擇在上黨城外駐紮。
故而當得知北漢軍逼近的訊息後,趙德秀就領著一眾僚屬上得城牆來。
後世聽多了楊業的大名,趙德秀想著若有可能見上一面倒不錯。
趙德秀不知道的是,劉繼業與他有著一樣的想法。
劉繼業知道見過不少名將,可他還是想見一見,在十六歲就能與他爭奪戰場主動權的人。
率軍來到城外,在將安營的事務委託給副將後,劉繼業親帶幾名親衛來到城牆外百步處。
藉著良好的天氣,目力不錯的趙德秀隱約可見百步外有一將領裝扮的人在騎馬遊曳。
趙德秀尚還不知那人正是劉繼業,但他下意識的眯起了眼睛。
在認真評估了一番距離和風向後,趙德秀放棄了開狙的打算。
不久後那位將領身旁的一名騎兵,駕馬朝著城下奔來。
見只有一名騎兵到來,趙德秀沒讓城上宋軍放箭。
百步的距離,駿馬疾馳下不過轉瞬即至。
當停穩馬蹄後,洪亮的聲音便從城下傳至城上:
“我家劉將軍有言,今我數萬精兵已至,貴國可退兵矣。”
本著先禮後兵的原則,劉繼業想讓城上的宋軍主動知難而退。
畢竟從明面上看,有他率數萬精兵守在壺關城外,宋軍自保都尚顯不足,更遑論謀取上黨。
漢軍騎兵在傳達了劉繼業的話後,便一直在觀察著城上眾宋軍的臉色。
因趙德秀及眾將隱於城樓中,這名漢軍騎兵並未看見他的身影。
而隨著這名漢軍騎兵的觀察,眼中出現的幾面旗幟讓他色變。
漢軍騎兵本欲快速離去。
不過趙德秀哪會放過送上門的機會?
在趙德秀的示意下,盧多遜從城樓中走出,以“太原郡侯有言”的緣由來到城牆邊止住了他。
哪知在漢軍騎兵停駐後,盧多遜一直顧左右而言他,遲遲沒講到重點。
心中雖多有不滿,可身為傳話兵,這名漢軍騎兵又無法自行離去。
盧多遜說多少廢話是他的事,身為傳話兵的職責,他要做的便是將“趙德秀的話”一五一十轉達回去。
不知拖延了多久後,盧多遜以拂袖離去的舉動,結束了這場會面。
最後一頭霧水的漢軍騎兵,回到了劉繼業的身邊。
劉繼業亦好奇,他的親衛怎麼會去這麼久。
當從親衛口中聽了一大堆廢話後,劉繼業一時間也摸不著頭腦。
直到他從親衛的口中,聽到了這麼一句話:
“城上有,有府州與麟州的旗幟!”
說這番話時,親衛吞吞吐吐。
而在聽聞了這事後,劉繼業臉色大變。
府州與麟州,是大宋的兩個西北要鎮,掌管那兩個西北要鎮的人分別是折德扆與楊重勳。
這兩人與劉繼業的關係可不一般。
折德扆是劉繼業的岳丈,楊重勳則是劉繼業的胞弟!
初聞這訊息時,劉繼業是驚愕的。
驚愕之餘,劉繼業握住韁繩的手,都不免有些顫抖起來。
這趙德秀的用心,好險惡呀!
而就在劉繼業快速思考對策時,有幾騎正快速的朝他所在逼近。
那幾騎中為首的,正是監軍盧贊。
名為監軍,本質上盧贊監的不就是劉繼業嗎?
今天上小喇叭了,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
預計這週末上架。
。